/p>
强国国内的一些民众开始呼吁。
楚国朝堂上,得知突袭部队成功和外交取得突破的消息后,大臣们士气大振。
之前主张求和的大臣们也改变了态度,认识到楚国在这场战争中并非毫无胜算。
“王爷,楚国如今形势大好,突袭部队成功打乱了强国的部署,外交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我们不应再考虑求和,而应乘胜追击,彻底击败强国。”
一位大臣说道。
楚尘欣慰地看着大臣们,说道:“楚国能有今日局面,多亏了桓儿和渊儿的努力,以及各位爱卿的齐心协力。
但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强国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要继续加强军事防御和外交斡旋,迎接新的挑战。”
大皇子楚桓说道:“父王,儿臣会加强前线防御,利用此次突袭的胜利,鼓舞士气,寻找机会进一步打击强国军队。”
二皇子楚渊说道:“父王,儿臣会继续在外交上努力,巩固与各国的合作,加大对强国的舆论压力,迫使他们停止战争。”
强国在遭受楚国突袭部队的沉重打击以及国际社会经济制裁的双重压力下,国内矛盾逐渐激化。
民众对战争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纷纷走上街头抗议,要求政府停止战争,与楚国进行和平谈判。
“我们不要战争,我们要和平!”
“停止战争,让我们的孩子回家!”
强国的大街小巷,抗议的呼声此起彼伏。
强国的统治者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深知,如果继续这场战争,国内局势可能会失控。
然而,他们又不甘心就这样向楚国低头。
“难道我们就这样认输?被楚国打败,我们的颜面何存?”
强国的一位大臣愤怒地说道。
“可是现在国内民众反对战争的情绪如此强烈,国际上又面临经济制裁,我们的处境越来越艰难。
继续战争,对我们没有好处。”
另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回应道。
经过激烈的讨论,强国的统治者们决定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一方面,假意与楚国进行和平谈判,以此来缓和国内民众的情绪,同时争取时间重新调整战略;另一方面,暗中加强军事准备,企图在谈判破裂后,再次对楚国动突然袭击,给楚国一个致命打击。
“我们先与楚国谈判,摸清他们的底线。
同时,加快军事部署,一旦谈判不顺,我们就动进攻,让楚国措手不及。”
强国国君阴沉着脸说道。
于是,强国派遣使者前往楚国,表达了他们希望进行和平谈判的意愿。
“楚国陛下,我国希望能与贵国进行和平谈判,商讨结束战争的相关事宜。”
强国使者恭敬地说道。
楚国朝堂上,大臣们对强国的求和意图表示怀疑。
“王爷,强国一向狡猾,他们突然求和,恐怕另有阴谋。”
一位大臣说道。
楚尘看向大皇子楚桓和二皇子楚渊,问道:“桓儿、渊儿,你们怎么看?”
大皇子楚桓皱着眉头说道:“父王,强国求和,很可能是缓兵之计。
他们在战场上吃了亏,国内又面临压力,所以想通过谈判来争取时间。
我们不能轻易相信他们,要做好两手准备。”
二皇子楚渊点头表示赞同:“父王,桓儿说得对。
但我们也不能拒绝谈判,这是一个了解强国意图,争取国际舆论支持的好机会。
我们可以在谈判中提出合理的条件,同时加强军事防御,以防强国背信弃义。”
楚尘思索片刻后说道:“好,我们同意与强国进行谈判。
渊儿,你代表楚国参加谈判,务必坚守楚国的立场,争取最大利益。
桓儿,你要加强边境防御,密切关注强国的军事动向,一旦现异常,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是,父王!”
大皇子楚桓和二皇子楚渊齐声应道。
二皇子楚渊精心挑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外交幕僚,组成谈判团队,前往与强国约定的谈判地点。
在前往谈判地点的途中,楚渊对幕僚们说道:“此次谈判,我们面临的挑战巨大。
强国求和诚意不足,我们必须保持警惕,在坚守楚国底线的同时,争取通过谈判为楚国赢得更多的利益和国际支持。”
“殿下放心,我们一定全力以赴。”
幕僚们坚定地说道。
谈判开始,强国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