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的开战,齐国也未必能占到便宜。
但就这么退兵,又心有不甘。
“楚国使者,本帅也不与你绕圈子。
若想让我们退兵,楚国必须割让边境三座城池给齐国,并且每年向齐国进贡大量财物。
否则,这战争恐怕难以避免。”
齐国主帅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外交大臣心中一惊,这条件太过苛刻,楚国绝不可能答应。
“主帅,此条件太过苛刻,楚国实难接受。
楚国与齐国向来友好,何必为了些许误会,兵戎相见呢?还望主帅三思。”
齐国主帅脸色一沉:“哼,既然如此,那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你回去告诉楚王,准备好迎接齐国的进攻吧!”
外交大臣无奈,只得告辞离开。
回到楚国后,他立刻将齐国的条件告知楚尘。
“王爷,齐国太过嚣张,这条件楚国绝不能答应。
但若不答应,齐国恐怕真的会开战。”
外交大臣满脸忧虑地说道。
楚尘脸色凝重,在书房中来回踱步。
“这齐国分明是趁火打劫。
若割让城池,楚国尊严何存?改革成果又如何保住?但不答应,楚国将面临一场残酷的战争。”
这时,林风和几位支持改革的大臣也来到书房。
“王爷,齐国欺人太甚,我们不能示弱。
楚国将士们士气高昂,定能与齐国一战。”
林风气愤地说道。
一位老臣却摇了摇头:“林大人,话虽如此,但战争一起,生灵涂炭,楚国的改革大业也将毁于一旦。
我们还是要想办法,尽量避免战争。”
楚尘停下脚步,说道:“诸位所言都有道理。
战争,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但也不能一味退让。
如今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加强边境防御,让齐国知道我们有一战之力;另一方面,再派使者前往齐国,拖延时间,同时联络其他盟国,寻求支持。”
于是,楚国再次派出使者前往齐国,试图拖延时间。
而楚尘则亲自修书给其他盟国,阐述齐国的野心和楚国面临的困境,希望盟国能够施以援手。
“王爷,若盟国不愿相助,我们该如何是好?”
一位大臣担忧地问道。
楚尘目光坚定:“即便盟国不帮忙,楚国也绝不屈服。
我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守护楚国的尊严和改革成果。”
在等待盟国回应的日子里,楚国边境的气氛愈紧张。
齐国军队时不时地进行挑衅,派出小股部队在楚国边境骚扰。
楚国将士们忍无可忍,奋起反击,双方时有小规模冲突生。
“这些齐国人太嚣张了,弟兄们,给我狠狠地打!”
李将军看着来犯的齐国小股部队,怒喝一声。
楚国士兵们如猛虎下山,冲向敌人,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小规模冲突的消息传到都城,百姓们更加恐慌。
楚尘深知,必须尽快解决这场危机,否则楚国国内将陷入混乱。
终于,盟国的回应陆续传来。
有的盟国表示愿意出兵相助,有的则表示会在外交上支持楚国,谴责齐国的行为。
楚尘心中稍安,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王爷,既然有盟国支持,我们是不是可以主动出击,给齐国一个下马威?”
林风建议道。
楚尘沉思片刻:“不可。
我们的目的是避免战争,而不是扩大冲突。
有了盟国的支持,我们在与齐国的谈判中就有了更多的筹码。
我们再次派使者前往齐国,告知他们盟国的态度,看他们如何回应。”
楚国使者再次来到齐国营帐。
“齐国主帅,如今楚国已联合盟国,共同应对此次危机。
贵国若执意开战,恐怕后果不堪设想。
还望主帅以大局为重,退兵言和。”
使者言辞恳切地说道。
齐国主帅听闻楚国联合了盟国,心中有些犹豫。
原本以为楚国孤立无援,没想到楚国竟能在短时间内联合盟国。
若真的开战,齐国将面临多国围攻,胜算不大。
“哼,楚国使者,你们以为联合几个盟国,本帅就会怕了吗?不过,看在盟国的面子上,本帅可以再考虑考虑。
你们先回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