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祸给楚国,以此激怒魏国国君,促使魏国加入联盟。
刺客们趁着夜色潜入魏国都城,悄悄接近魏国国君的寝宫。就在他们准备动手时,魏国的侍卫们及时发现了异常。一场激烈的搏斗在寝宫外展开,刺客们虽然武功高强,但寡不敌众,最终被全部擒获。
魏国国君得知此事后,雷霆震怒。经过审讯,刺客们供出是齐国反楚势力指使。魏国国君拍案而起:“齐国欺人太甚!竟敢行此卑鄙之事!”
此时,楚国使者再次求见。使者说道:“国君,齐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此次刺杀意在挑起魏国与楚国的矛盾。楚国一直以诚意相待魏国,愿与魏国共同维护和平。”
魏国国君长叹一声,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他召集大臣们,宣布道:“齐国阴险狡诈,妄图利用魏国达成其私欲。魏国决定不与齐国结盟,与楚国保持友好关系,共同维护天下和平。”
这一决定传来,楚国上下一片欢呼。楚尘得知后,欣慰地说道:“魏国能认清形势,实乃天下之幸。但齐国必定不会善罢甘休,我们仍需严阵以待。”
正如楚尘所料,齐国反楚势力得知魏国的决定后,恼羞成怒。他们决定提前发动对楚国的战争,企图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打乱楚国的部署。齐国秘密集结军队,准备从多个方向对楚国发动进攻。
楚国的情报人员及时探听到了齐国的动向,迅速将消息传回国内。楚尘立刻召开紧急军事会议,部署防御。“齐国既然要战,我们便奉陪到底。白起,你率大军驻守南线,抵御齐国主力;李牧,你带领骑兵在侧翼迂回,寻找机会突袭齐军;同时,加强边境防御,通知各城做好备战准备。” 楚尘有条不紊地安排着。
白起领命后,迅速率领楚国大军奔赴南线。他深知此次任务艰巨,齐国倾巢而出,必然来势汹汹。到达前线后,白起立刻视察地形,着手布置防线。他选择了一处地势险要的山谷,两侧山峰陡峭,中间道路狭窄,是绝佳的防御地点。
“此处易守难攻,我们在此构筑防线,定能给齐军迎头痛击。” 白起指着山谷对副将说道。
士兵们在白起的指挥下,迅速砍伐树木,挖掘壕沟,修筑起一道道坚固的防御工事。他们在山谷入口处设置了拒马、鹿角等障碍物,又在道路上埋下了许多陷阱。同时,大量的弩炮和投石车被部署在两侧山坡上,对准山谷通道,随时准备给来犯的齐军致命打击。
李牧则带领着精锐骑兵,在边境的山林中隐藏起来。他派出多支斥候小队,密切监视齐军的动向。一旦发现齐军侧翼出现破绽,李牧的骑兵将如猛虎出山,给予齐军沉重打击。
“我们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性,一定要抓住时机,出其不意地攻击齐军。” 李牧对麾下骑兵将领们说道。
楚国边境各城也进入了高度戒备状态。城墙被加固,守城器械一应俱全。百姓们在官员的组织下,积极参与备战,有的帮忙搬运物资,有的准备守城的石块和箭矢。
“我们要和楚军一起保卫家园,绝不让齐军踏入楚国半步!” 一位楚国百姓坚定地说道。
而此时,齐国军队正浩浩荡荡地向楚国进发。齐国将领自恃兵力雄厚,对齐国此次进攻信心满满。“楚国以为有几道防线就能挡住我们?待我们攻破防线,定要让楚国知道齐国的厉害!”
当齐军进入楚国边境,看到山谷前的防御工事时,才意识到楚国早有准备。但齐国将领并未退缩,他下令军队发起冲锋。
“冲上去,给我把这些障碍清除掉!” 齐军将领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大声喊道。
齐军士兵们呐喊着,向着山谷冲去。然而,他们刚接近防御工事,就遭到了楚国弩炮和投石车的猛烈攻击。巨大的石块和弩箭如雨点般落下,齐军阵中顿时惨叫声连连,许多士兵还没来得及靠近防御工事,就被击中倒地。
“不要慌乱,继续前进!” 齐军将领试图稳住阵脚,但楚国的攻击太过猛烈,齐军的冲锋被迫停滞。
就在此时,李牧得到消息,齐军侧翼出现了疏忽。他立刻率领骑兵从山林中杀出,如一阵旋风般冲向齐军侧翼。齐军没想到楚国骑兵会突然出现,顿时阵脚大乱。
“杀啊!” 李牧一马当先,手中长枪如蛟龙出海,直刺齐军士兵。骑兵们紧随其后,挥舞着长刀,在齐军阵中左冲右突。齐军侧翼的防线瞬间被撕开一个大口子。
“不好,侧翼被攻击了!” 齐军士兵们惊慌失措,纷纷向后逃窜。
正面进攻受阻,侧翼又遭到攻击,齐军陷入了困境。齐国将领见状,不得不下令撤军,重新调整战术。
第一次进攻失败后,齐国将领并不甘心。他重新集结军队,准备再次发动进攻。这次,他改变了战术,决定采取分兵迂回的策略,绕过山谷防线,从两侧的山路包抄楚国军队。
楚国的斥候很快发现了齐军的动向,迅速报告给白起。白起微微一笑:“齐军果然不死心,既然他们想分兵迂回,那我们就将计就计。”
白起命令山谷防线的守军继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