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弟妹去另一屋里玩,何雨柱与秦家三人坐下,商量具体结婚的事情,中午饭就等同于定亲宴了。
何雨柱:“叔、婶,我比京茹大,我肯定会疼她。
婚后她想工作,我给她安排,不想工作,就歇着。
我养的起。”
秦妈妈:“总不能什么都不干吧?最好能有个工作。”
秦父也点点头,长时间什么都不干,女婿肯定会慢慢的不愿意的。
再说,没孩子还好说,有孩子负担重了,事儿就都来了。
何雨柱:“好,这个事儿,我慢慢安排,您二老放心,我肯定安排。
京茹,可以吧?”
这声二老叫的何雨柱心虚呀!
秦父秦母也就比何雨柱大8、9岁。
秦母好像是18岁生的秦京茹,也就是在农村整日干活,显老罢了。
“嗯,我听你的”
秦京茹靠着妈妈乖巧的回答。
何雨柱:“京茹是老大,弟妹不少,也小。
我母亲走的早,父亲续弦离开我和妹妹。
我表个态。
我以后给二老养老。”
说着何雨柱脸微红。
秦父看看秦母:“你有这个心,就好,我和她妈妈年轻,等老了,他弟弟也大了。
你和京茹好好过,就行。”
何雨柱:“不,我不是说说的。”
说着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叠大团结,放到桌上,推过去。
“这里是200元钱,从今年开始,每年200元养老钱。”
秦家三口直接就傻了,面面相觑,看着何雨柱的那个表情,大有你不让我给你养老,我就干你干到底的意思。
秦父看了看秦京茹,意思让秦京茹说句话。
秦京茹:“爸妈,这事儿,真不赖我,我不知道呀!”
她是真不知道,她知道何雨柱喜欢她,真心对她好,但是好到这种程度,她也没想到。
其实心里特别高兴,也挺不舍得。
何雨柱:“爸妈,就这么定了。”
有些霸道的直接叫爸妈了。
秦家父母相视一下,也没有反驳他这样叫,毕竟就差结婚了。
秦父:“哎,养老可以。
但是这钱你拿回去,马上就结婚了,到处需要钱。”
何雨柱:“爸妈,结婚钱都准备好了。
养老不给钱,怎么养老。”
我何雨柱可不是光说不练的主。
何雨柱:“您二老看,下个月5号怎么样?还有差不多半个月,正好是星期天。”
秦父母一想时间是紧了点,但是现在陪嫁也就是一床被褥,加点暖壶,窗帘什么的。
也相对简单。
村里陪嫁也就是秦淮茹陪嫁一台缝纫机,是最大了。
不过如果用何雨柱刚给的养老钱,可以在置办些好的,就是票不好搞呀!
秦母:“时间有点紧,那就这样定吧!”
秦父点头,秦京茹开心怀了,终于要和柱子哥结婚了。
何雨柱:“好。”
又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本子,翻开第一页,只见上面写道:结婚时间下月5号。
只见何雨柱用铅笔在这行字后面打个对勾。
下面一行写着,领证时间下月3号,开介绍信负责人岳父何雨柱。
秦家三人一看,这是都定好的呀!
对何雨柱有了新认识,做什么事情都很认真,有计划,靠谱。
何雨柱也就不和他们客气了,开始详细讲述自己的婚礼规划。
让秦父一会儿就借着给村干部送礼的机会把秦京茹的结婚介绍信开了,傍晚何雨柱和秦京茹一起回城里。
秦京茹接下在四合院看着工人收拾婚房。
后天何雨柱会送来做被褥的布料和棉花。
何雨柱和秦京茹再此期间,做结婚衣服,照相等。
下月3号登记。
4号一早何雨柱带着秦京茹回来,同时带着200斤猪肉和几百斤主食,当天宴请全村的人,算是送秦京茹出嫁。
晚上何雨柱回去,5号一早用轧钢厂的大客车来接亲,大约能做40人。
直接到四合院,在伟人像前举行仪式,拜两方老人(何雨柱是聋老太太)。
开20桌席,每桌10人,具体负责人都有了。
午饭后再用客车送回来。
彩礼,4号那天何雨柱给100元钱就算彩礼了,真不少。
陪嫁都是何雨柱准备,如果缝纫机实在搞不到,就用自行车。
当天拉过来。
秦家人只有吃惊,没有异议,就是觉得请全村吃饭可以,但是吃的有点奢侈。
何雨柱解释吃人嘴短,再说借这个机会提高一下秦家在村里的地位,来年给秦父搞个干部干干,秦父一听就不再说话,谁不想当干部呀?再说,女婿不是说了,干不好,可也干不坏呀!
就算干坏了,女婿也给兜着。
美滋滋的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