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伊斯克、小雅罗斯拉夫韦茨等坚固据点,稳步向东推进。
命令第2装甲集团军在南翼的图拉方向,发起一场强有力的佯攻,做出企图从南面包抄莫斯科的姿态,进一步分散俄军兵力。
当北翼第二装甲集群兵临莫斯科西北郊时,中央集团军群的主力应已推进至莫斯科河以西的最后一道防线。
此时,莫斯科城已完全暴露在德军野战炮兵的射程之内。
到了这时候,德军不会立即发起攻城战,而是完成对莫斯科西面和北面的半弧形包围,将俄军主力压缩在莫斯科城内及周边狭窄区域。
用重炮日夜轰击城市,用空军不间断地空袭其交通线和克里姆林宫,将莫斯科变成一座被围困起来,日夜燃烧的孤岛。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中央集团军群总投入第一波进攻的兵力不会少于70万人,其中装甲突击集群应拥有至少六百辆坦克,包括至少1个“虎式”坦克营。
同时他们还会得到德国空军的全力支援,确保在主要突破地段实现“空中禁区”,斯图卡机群必须做到随叫随到。
在这一攻势中,他们面对的地理目标总共分为三个优先级(从上往下):
伊斯特拉河防线:必须迅速突破。
莫扎伊斯克防线:中央集团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克林\/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北翼迂回的标志性目标,占领此地意味着莫斯科西北门户洞开。
克鲁格环视他的参谋,最后冷静地指出风险:“先生们,我们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我们的装甲矛头推进过快,而步兵未能及时跟上巩固突破口,导致侧翼暴露,被俄军预备队切断。因此,我要求:工兵部队必须紧随装甲先锋,确保通道畅通,快速修复桥梁;摩托化步兵师必须不惜代价,保护装甲集群那漫长而脆弱的侧翼;后勤!后勤!后勤!所有补给单位必须进入最高战备状态,确保弹药和燃油能送到最前线。”
他放下指示棒,双手按在桌面上。
“我们不需要像彼得格勒那样的奇迹,我们需要的是钢铁、鲜血和纪律,我们要用这场进攻,让萨文科夫在克里姆林宫里能清晰地听到我们坦克的轰鸣和火炮的怒吼。”
“诸位,去准备吧,d日,就定在八月二十日。”
话音落下,指挥部里就只剩下铅笔在地图上划过的沙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