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协助彼得格勒人民政府,组建和训练一支属于其自身的“俄罗斯解放军”,初期由德军提供武器装备和部分军事教官,但军队的指挥权归属彼得格勒政府,最终目标是使其具备独立作战能力。
看到这里,就连最持怀疑态度的人,呼吸也不由得急促起来。
粮食!药品!恢复生产!国际承认!属于自己的军队!这每一条都是他们梦寐以求的,能够拯救俄罗斯于水火的关键,斯捷潘和几个年轻委员的脸上已经放光,仿佛胜利和复兴就在眼前。
然而,接下来的部分,文字依旧严谨客观,但其内容却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
第二部分,明确了为实现上述目标,双方需要建立的“协调机制”和“共同义务”:
军事行动协调(联合指挥部):起义的计划、时间表、主要攻击目标,必须提前与德军派驻的联络官共享,起义期间及政权建立初期,彼得格勒所有武装力量的作战行动,需接受由双方人员组成的“联合指挥部”的协调。
德军拥有对“关键军事行动”(文件未明确定义何为“关键”)的“建议权”和“在涉及共同安全时的否决权”,所有重型武器(如可能缴获的火炮)及关键军事设施(军港、机场)需置于联合管理之下。
行政管理与经济合作(联合管理委员会):在彼得格勒人民政府内部,将设立数个“联合管理委员会”,负责财政、物资分配、治安、通讯及关键工业生产,委员会由双方人员共同组成,德方代表拥有对委员会决议的“审议权”,以确保资源“公平、高效地用于共同事业”。德国经济顾问将深度参与经济重建计划的制定。
宣传与舆论导向(信息审核机制):彼得格勒人民政府发布的所有对外公告,政策声明及宣传材料,凡涉及起义性质,德军角色,与德国关系及未来政治走向的,需提前提交德军宣传部门或指定联络官进行“磋商”,以确保“信息准确、一致,不被敌人利用扭曲”。
“共同安全”与“长期合作框架”:协议规定,彼得格勒人民政府的外交政策需与德意志帝国“保持战略一致”,未经德国同意,不得与其他国家(这里主要就是指美团)进行官方接触或缔结条约,德国有权在彼得格勒及周边地区驻军,负责“外部防御”和“保障共同安全利益”,驻军期限“视安全形势发展而定”。
“这……这简直是……”
一个年轻的工人委员忍不住失声,脸上血色尽失:“这哪里是合作?这分明是……”
“分明是卖国!”季诺维也夫猛地一拍桌子,霍然起身,声音因为极度的愤怒而颤抖,他怒视着伊格纳特,仿佛是他带来了这份屈辱的文件:“你们都看到了吗?!白纸黑字!军事指挥权要被拿走,我们的政府要害部门要被他们监管,我们连说话都要经过德国人的允许,外交更是成了他们的应声虫,这和我们现在被萨文科夫压迫有什么区别?不,这比萨文科夫还要眼中!这是将俄罗斯的灵魂和躯体都出卖给了德国帝国主义!”
“至少萨文科夫没有跪着与德国人合作。”
他挥舞着手臂,指向那份文件,对着所有委员咆哮着:“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合作?用俄罗斯的尊严和未来,去换几块德国人的黑面包?我告诉你们,这面包噎喉咙,吃下去,我们就永远也别想再站起来!”
季诺维也夫的爆发像点燃了炸药桶,几位和他一样激进的委员立刻高声附和:
“对!绝不能答应!”
“这是枷锁!是奴隶的契约!”
“我们宁愿在战斗中纯洁地死去,也绝不跪着求生!”
会议室里顿时乱成一团,反对的声音占据了上风。
伊格纳特痛苦地低下了头,斯捷潘则不知所措,脸上的兴奋早已被恐慌取代。
见局势发展的如此激烈,日丹诺夫深吸一口气猛喝道:“安静!”
他的脸色也极其难看,额头青筋隐现,但他强压着怒火说:“把文件看完再说,后面还有内容,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沃兹涅先斯基也扶了扶眼镜,他看起来比在场其他人要更加的冷静,他点点头道:“季诺维也夫同志,请你克制,愤怒解决不了问题,我们必须对所有条款进行全面评估,权衡其中利弊。”
在日丹诺夫和沃兹涅先斯基的压制下骚动暂时平息。
人们带着更加复杂的心情,继续阅读那份仿佛能灼伤眼睛的文件。
文件的最后部分,出现了一些看似给予希望和自主性的条款,像是在严酷的控制中开出的几扇小窗:
“过渡期”与“自主性回归”:文件明确提到,上述“联合管理委员会”及德方在行政和经济领域的“审议权”是“临时性”和“过渡性”的,一旦彼得格勒人民政府证明其具备稳定有效的治理能力,城市运转恢复正常,经济实现自主循环后,这些联合管理机构将“逐步解散”,权力将“完整且无条件地”交还给彼得格勒人民政府,文件甚至含糊地提到了一个“评估时间表”,暗示这个过程可能在“一至两年内”完成。
“俄罗斯民族解放军”的独立性:关于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