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隐形富豪炼成记 > 第61章 玉洁还家

第61章 玉洁还家(1 / 2)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个春节,钱塘沈家也是很不安生。

沈冰清春节前生了一个大胖小子,沈、罗两家欢天喜地。

不料,罗沂生春节放假过来,跟媳妇及岳父岳母谈了从九州投资辞职的事,一下子惹得全家老小都不高兴。

“表哥太过分了,年后提成全部取消了。有现在近360万本金,我自己入市操作,赚的肯定不比在公司挣的少。”

罗沂生尽力辩解,但无论是前来照料孙子的马玉芬,还是沈冰清,以及岳父岳母,没有一个人支持他的主张,让这小子彻底无语。

后来,3位老人决定:360万本金,先在滨江新城的锦绣江南,再买两套对门的房子,120平一套,每平6000-8000,30%首付,差不多要60万;

花200万在那里买2间商铺,租出去,租金差不多够新房按揭;

两间新房及门脸装修,差不多要50万;剩下50万,存起来作为家庭备用金。

新房装修好后,家人搬过去;现在的老房子也可以出租,租金可以交按揭,也可以生活零花。

如果罗沂生坚持要在期货市场折腾,那家里最多给他3万现金,多了别想。

可是,这点本金,眼下连买一手沪铜(5吨)的保证金都不够,想靠这个去以小博大暴富,简直是开国际玩笑。

“沂生,你现在是有老婆孩子的人了,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如果这几百万让你折腾没了,你拿什么养活老婆孩子?”

当面教子,背后教妻。

别人不好直说,马玉芬则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教诲儿子。

罗沂生想了想,3万就3万吧,如果不行,自己现在有一定工作经验,还是先出去找一找兼职。

见罗沂生服软,沈家老少一片翻腾。

特别是沈冰清父母,顿时放心了。以后,他们家也算是有产阶级了,这让老两口脸上倍有光。

与沈冰清父母欢欣鼓舞不同,沈玉洁父母则满脸阴郁。不为别的,老两口主要是为沈玉洁着急。

眼看着沈玉洁30出头,一点也不着急,总跟着那个台岛老板有什么出息,钱没得到钱,还把自己一辈子耽误了。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这两年,沈冰清调到浦东后,结婚生子,买房买车,2年时间,赚的比沈玉洁这十年都多。

沈老大家老两口,这次坚决反对沈玉洁再回南方,让她在钱塘找个地方上班。

“老爸老妈,您们不能总拿冰清做案例,那是她遇见凡三,碰上罗沂生,又赶上做期货,这才有了今天。他们上辈子八成拯救了地球,才修得这种好运,怎么可以把这种事当做普遍现象呢?”

沈玉洁极力争辩,不过,这回她父母算是铁了心,不听她忽悠。

“人挪活,树挪死。你先在老家找个单位,上一年班再说。你怎么知道,就碰不上好运气,万一时来运转了呢!”

这种事,纯粹是鸡与蛋哪个先有的问题,纯粹是各说各话。

不过,也许是在海清电机待的太久,小董又越来越强势,因此,沈玉洁有些厌倦了,于是,便答应了父母的请求。

这小妞长相姣好,气质优雅,虽是专升本,好歹也是全日制进修,因此,她很快就在钱塘啤酒公司找到工作,担任总经理助理。

浙省是中国啤酒的消费大省。

据统计,这里人均消费啤酒量为61.19升\/年,远超国内年人均水平,而且是世界年人均水平的两倍多。

去过钱塘的朋友都知道,当地人喝啤酒都是海量,他们喝酒可不是一瓶一瓶拿,而是整箱整箱(6瓶)搬,一般要喝个3、4箱才过够瘾。

钱塘啤酒曾经也是国家大型一级企业,浙省啤酒行业龙头。

这家公司拥有钱江啤酒、中华啤酒两大知名品牌,早在1980年代就是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特供酒,而且还远销美国,意大利,法国,名气很大。

90年代,到钱塘来的人,都记得喝的是钱江啤酒,抽的是钱塘香烟。

在当地,这家啤酒公司那可是大名鼎鼎,职工待遇也不错。

1980年代,能进这个厂子,说出去,那可是相当有面子的事。

正因为产品畅销,日子好过,再加上体制弊端,钱塘啤酒没有抓住八九十年代的市场先发优势,将企业真正做强做大。

进入21世纪,海内外啤酒巨头,纷纷跨区域抢占市场,钱塘啤酒的生意就开始走下坡路。

等沈玉洁进场时,这家曾经的啤酒名牌企业,生产经营已面临巨大压力。(这里,因为情节需要,将这家企业原型并购时间向后推迟了将近2年)

沈玉洁打小就是喝着这家企业的啤酒长大的,因此,对钱塘啤酒印象很好。

听说女儿进了有名的钱塘啤酒,沈玉洁父母非常高兴,算是放

最新小说: 心软美人,反派弟弟是阴湿病娇 都市修真便利店 刚满十八岁,系统让我开始养老 隐世大佬下山,为所欲为一路横推 都市:从炒股开始暴富 勾帝心,陛下被钓成了翘嘴 重生1980:开局放弃返城娶村花 穿宋后与语文天团为敌 高武:略微出手就是系统的极限 今生只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