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节后第三周开盘后,散户大厅里,几乎是人人都在谈论这只明星股。
不少人开始询问:“琼海彩虹这个价位还能不能进?”
这时,基于对李翰一向操作手法的了解,凡三坚信:高位震荡后,这只股票肯定会有一波急跌。那时候,才是最好的买入机会。
不过,散户们的心态,一向是不买的时候手痒,买进去后就后悔。
因此,当营业部工作人员根据凡三的分析,提出等待回调再介入的建议时,不少散户不以为然。
这种事,强求不得,不然,庄家也不会煞费苦心震仓洗盘了。
双榆树,知春里,是凡三熟悉的京都第一个社区。
此前,在马坡培训时,吃住在宾馆,虽然待了2个月,他与当地百姓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接触。
这一个月下来,上班时接触三教九流的股民,下班后接触形形色色的居民,凡三算是初步了解了京都人的习性。
平时说话,京都百姓口头上总称呼“您”,有事请教时喜欢喊“老师”,与陌生人打交道叫“师傅”。
不过,这些都是非常表面的东西。
凡三是营业部高管,看过不少股民登记的信息。
让他震惊的是,那些散户大厅里,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大妈、大爷,里面多数人都是各部委或中科院所退休人员,几乎都是文革前的大学生。
至于那些青壮年,不是下海做生意赚到钱的人精,就是拆迁暴富的拆二代,还有一些资金来路神秘的社会人,总之,没有一个简单的。
想想也是,家里没点底子,能成天泡在散户大厅,做职业股民吗?
一个月下来,凡三大致摸到了京都百姓的处事风格:看上去,大大咧咧,不拘一格;实际上,心中有数,不动声色。
凡三还发现,京都人看上去热情好客,平易近人,但要让他们真心佩服你,没真本事那是真没门;而且,一旦让他们看轻你,留下不好印象,再想好转,那可就难啦!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这是凡三初步接触皇城根下百姓的最大体会,因此,日常工作中,他非常低调,待人谦和,面对咨询时非常审慎。
一段时间接触后,大厅里的股民,对这位新来的年轻主管,慢慢开始信任。有了群众基础后,凡三终于对自己手下这“一亩三分地”,找到一点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