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也很高兴,这些年,爸爸很少在家待过一星期。
第二天上午,凡三辅导思念的作文。
他的方法简单直白,就是找几篇有代表性的课文,让这小子背熟,然后照着范文仿写。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作文写得好,不过是多看多练而已,没什么神秘,一点也不用发憷。”
凡三给儿子提神打气,让一向害怕写作文的思想,顿时有了信心。
下午,凡三主持,在思想房间,开了一个英语情景对话。
思豫主持,思想、思念是主力,阳阳、兔兔、帆帆是跟班,长辈们是观众,凡三是老师。
几个孩子,台词不一样,大孩子多,小孩子少,帆帆就两句:开场白是 Good 。结束语是 bye bye。
一场对话下来,几个孩子很紧张,也很兴奋,大人们则听得津津有味。
“三子不教书,真是可惜了!”凡学梅感慨。
“三哥要是一直教书,我们也不会呆在这里!”马艳红笑着接话。
这一说,惹得众人相视而笑。
生活就是这样,有得就有失,很难两全其美。
“我的英语是二把刀,有时间,让马燕过来指导他们,那小妞英语贼棒!”凡三笑着说。
“三哥,你留学几年,马燕就出去过两次,总共没有一个月,你的英语还不如她吗?”钱咏琳有些不明白。
“英语也有个发音问题,跟中国话一样,到京都这么多年,我的普通话一直不标准。”凡三苦笑道。
这一说,大伙差不多都明白了。
凡雪挺着大肚子也过来了,她下周就要进医院待产,春节肯定要留在京都了。
凡学兰孩子还小,哪里也不能去。
因此,凡文车老两口决定,今年过年不回老家了,就在京都过。
凡三漂惯了,无所谓。孙楚寒假可以过来,凡学梅也没意见。
马艳红一家比较困扰,不回去的话,公公婆婆老两口,这个年就没法过了。
虎婆老两口也无所谓,两个孩子常年在南边,想团聚,来京都也一样,反正凡家房子多,有地方住。
不过,这些事到了凡三这里就变简单了:“艳红,让叔叔阿姨来这边过年不就行了,他们在老家呆了一辈子,出来走走看看不挺好吗?”
这一说,马艳红一拍脑瓜:“是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见嫂子松了口,钱咏琳心中暗喜,高兴地看了凡三一眼:“还是三哥有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