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吧。”
“是。”
皇后转身,一步步走出大殿。
她的背影,依旧端庄,却带着无尽的落寞。
顾沉看着她的背影,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最终,还是归于冰冷的漠然。
“卡!
好!
太好了!”
郑和导演激动地从监视器后站了起来。
他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顾沉和陈瑾老师的表演,精准地传达出了那种帝王之家,最是无情的悲凉。
顾沉从角色中抽离出来,立刻走到陈瑾老师面前,恭敬地鞠了一躬。
“陈老师,您刚才的表演太好了,完全把我带进去了。”
陈瑾老师温和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胳膊:“是你演得好。
你眼睛里的东西,很准确。
这个皇帝的孤独感,被你演活了。”
顾沉知道,和这样的前辈搭戏,是自己的幸运。
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完全沉浸在创作的乐趣里。
而苏晚这边,在解决了林潇潇和秦悦的风波后,她的“文化人”
标签,算是彻底立住了。
“晚读”
系列直播,成了现象级的文化事件。
她推荐的每一本书,都会在第二天卖到断货。
无数的出版社和知识付费平台,捧着天价合同,想和她合作。
但都被苏晚一一婉拒了。
她对李姐说:“‘晚读’不接任何商业推广。
它是我和观众之间的一个约定,不能让它变了味。”
李姐虽然觉得可惜,但也尊重她的决定。
她知道,苏晚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苏晚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壁炉》的剧本创作中。
她组建了一个小型的编剧团队,里面有天体物理学的高才生,有资深的科幻小说作家,也有研究哲学的大学教授。
他们每周都会开线上会议,讨论剧本的每一个细节。
从“焦土协议”
的触条件,到模因病毒的传播逻辑,再到“港口”
和“航船”
在不同文明语境下的哲学隐喻。
苏晚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能力和整合能力。
她就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各个领域的知识,然后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故事框架里。
时间,在夫妻二人各自的忙碌中,飞快地流逝。
转眼,三个月过去了。
西北的风,已经带上了冬日的寒意。
《山河阙》的拍摄,也进入了尾声。
而苏晚的《壁炉》剧本,第一版,也终于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