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了。
这对夫妻根本就不需要她这个经纪人。
他们自己就是彼此最强大的公关。
《演员之名》的风波就像投入湖面的一颗石子虽然激起了巨大的涟漪但湖水终究会回归平静。
网络上的记忆是短暂的当新的热点出现很快就没人再讨论顾沉到底“傻不傻”
了。
而顾沉和苏晚的生活也彻底从综艺带来的喧嚣中抽离重新回到了各自专注而安静的航道上。
结束了《幸福日常》的录制意味着他们家里的那些无处不在的摄像头终于被全部撤走了。
当最后一个工作人员带着设备箱走出家门时苏晚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整个公寓的空气都变得自由了。
“终于可以穿大裤衩在客厅里走来走去了。”
苏晚伸了个懒腰毫无形象地往沙上一倒。
顾沉正在整理被摄制组弄乱的书架听到她的话忍不住笑了:“你好像忘了就算有摄像头的时候你也没少穿。”
苏晚的脸一红抓起一个抱枕就朝他扔了过去:“胡说!
我那是居家服!
居家服懂不懂!”
顾沉轻松接住抱枕摇了摇头没再跟她斗嘴。
这两个月为了配合拍摄他们的生活节奏被打乱了不少。
现在一切回归正轨他们都需要重新找回自己的工作状态。
顾沉推掉了所有后续的综艺和商业活动邀约重新进入了挑选剧本的阶段。
李姐的邮箱里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几十个剧本各种题材各种角色应有尽有。
有大制作的古装偶像剧想借着他的高人气再造一个爆款;有好莱坞的a级制作邀请他去演一个功能性的亚裔角色;还有各种文艺片冲着他的演技和名气希望能靠他拿奖。
顾沉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本一本地看。
他看剧本的度很快但也很挑剔。
很多剧本他翻了几页就直接放到了一边。
苏晚给他送咖啡的时候看到他脚边已经堆起了一座小山似的“淘汰”
剧本。
“怎么没有一个看得上的?”
她把咖啡放到他手边。
“大部分都是在重复。”
顾沉揉了揉眉心语气里有些疲惫“要么是重复我以前演过的角色类型要么是重复市场上已经成功的商业模式。
没什么新意。”
拍完《山河阙》里那个复杂的皇帝之后顾沉对角色的要求变得更高了。
他渴望能碰到一个更有挑战性更能激他创作欲望的角色。
“别急慢慢来。”
苏晚安慰他“好剧本是需要等的。”
就在顾沉为了剧本而“烦恼”
的时候苏晚的《壁炉》却进入了高运转的阶段。
戛纳创投会的成功为她打开了通往国际资源的大门。
她和团队几乎每天都要和地球另一端的好莱坞顶级特效公司维他开跨洋视频会议。
会议通常都在北京时间的深夜或者凌晨。
苏晚的书房成了她的作战指挥室。
墙上的白板被她画满了各种复杂的概览图和分镜草图。
桌子上堆满了关于天体物理、人工智能和未来主义建筑的书籍。
在一个深夜苏晚戴着耳机对着屏幕那头的特效总监用流利的英语据理力争“我想要的不是那种复古的、充满机械感的飞船。
我希望‘壁炉’号的设计更偏向于生物感和有机感。
它应该像一个活着的生命体而不是一堆冰冷的钢铁。”
“它的内部结构应该参考蜂巢或者蚁穴。
能源核心我希望它能模拟出恒星核聚变的光效但要更冷更蓝像一颗被冰封的太阳。”
她一边说一边在手边的画板上快地勾勒出自己想要的感觉。
屏幕那头的特效总监一个胡子拉碴的外国人看着苏晚传过去的设计草图眼睛越来越亮。
这样的会议几乎每晚都在进行。
顾沉结束了一天的剧本阅读走出书房时常常看到苏晚房间的灯还亮着。
他会默默地去厨房给她热一杯牛奶或者煮一碗简单的夜宵然后轻轻地放在她的房门口再一条信息给她:“记得吃。”
他没有进去打扰她。
他知道那是她的战场。
就像他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与那些文字和角色搏斗一样。
他们是彼此的港口但他们也尊重对方作为一艘独立的航船需要有自己劈波斩浪的航程。
这天顾沉终于在一堆剧本里找到了一个让他眼睛一亮的故事。
那是一个叫《沉默的真相》的剧本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悬疑片。
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的检察官为了调查十年前的一桩冤案赌上了自己的前途、名誉甚至是生命最终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换来了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故事。
而顾沉看中的不是那个正义凛然的检察官主角。
而是故事里的大反派——一个外表斯文儒雅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同时也是当年那桩冤案的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