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韩国在秦国前,对外,可以如屏障般庇护秦国。”
“对内,亦能如坐席般供秦国使用。”
“秦国若是伐赵,完全可以从韩国借道而过,甚至韩国也可以为秦国提供粮草。”
“这样一来还能节省秦国运输粮草的路程和时间。”
“无论怎么看,留韩总比灭韩要划算。”
这番话说完,大殿中的议论声再起。
风向倒得很快。
刚才还觉得李斯说得有理的那人现在又觉得韩非说得有道理了。
嬴政沉吟不语。
深沉的目光让韩非心里直犯嘀咕。
嬴政未有回应,李斯却出言反驳道:“此言差矣。”
他也从坐席上站起来,走到大殿中间。
他看了非一眼,目光颇为复杂。
“若是韩国与秦国真如你所说的亲近,南阳百姓又岂会依附赵国?”
韩非不慌不忙道:“只是个例,并不能代表韩国之心。”
李斯摇头:“即使是个例,秦国也不能以此为赌注。”
“万一真依你所说的,秦军从韩国借道,若是韩王联合赵国对我秦**队发难,到时候便是腹背受敌。”
众人纷纷点头。
觉得李斯这话言之有理。
风向一下子又倒向了他这边。
李斯接着说道:“况且,师弟你是否能代表韩王的意愿?”
韩非怔住了!
说到底,他刚才说的不过只是他自己的臆想罢了。
他不希望秦国攻韩,不想坐视韩国被灭。
而李斯这话直接说到了大动脉上。
他代表不了韩王!
在来秦国之前,他就已经是自身难保的状态。
韩非沉默下来,久久不语。
神色失落地回到自己坐席上。
待到朝会散去,他才一个人落寞的往外走。
路上官员们都在对他指指点点,小声议论。
第5章(43)
韩非听了几耳朵,不外乎是在说他心中系着韩国。
身在秦国心在韩之类的。
韩非轻轻摇了摇头,心中叹息一声。
正欲加快步伐离开,却听到身后传来一声呼唤。
“师弟,师弟。”
原来是从大殿中追出来的李斯。
韩非驻足回身。
李斯几步便来到他身边。
“师弟,我们一起走吧。”
韩非挤出一道笑容,也没有拒绝。
伸了伸手客气道:“师兄先请。”
两人缓缓行走在平整的王宫大道上。
一直快走到宫门前,韩非都没有说一句话。
见四下同僚不多了,李斯方才开口问道:“师弟是否在怪为兄?”
刚才在朝堂上,是他提出来伐赵先灭韩的提议。
韩非正在走神,闻言微微怔了下。
随后摇头轻笑道:“师兄深谋远虑,所提之事确实是需要考虑的。”
“这是为秦国大业着想,又并非是针对我韩非,又何来怪罪一说。”
“况且就算没有师兄的提议,秦王想必也能考虑到这一点。”
“师兄不过是倡议直言罢了。”
确实,朝中有真才实学的不是只有他韩非和李斯。
有的人虽然没提,但心里却很清楚。
要想全力伐赵,韩国的确是一个阻碍。
甚至韩非自己也能想到这点。
如果换一个角度,他不是韩国公子,而是秦国公子。
恐怕他自己也会提出和李斯一样的建议。
李斯闻言轻轻出了口气。
感叹道:“是啊,我们这个王上虽然年轻,但却思深忧远。”
一边走着,他一边看着韩非。
“师弟,为兄知道你的顾虑,但为兄也不得不提醒你一句。”
韩非脸色变得认真,停下脚步谦逊道:“还请师兄点拨。”
李斯也停了下来,沉吟道:“伐赵一事已是势在必行,王上其意已决,秦国上下臣民一心。”
“你要想保韩国无恙,寻常办法是行不通的。”
“韩国若是不想遭受战火,唯有一计。”
韩非连忙追问道:“何计?”
“降!”
“降?”
李斯点了点头,语重心长道:“为兄知道你本性善良,你是不想看到你韩国百姓遭受战火,可对?”
韩非默不作声地点着头。
李斯继续说道:“你想变法,不外乎是想拯救韩国,拯救百姓。”
“可韩国如今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