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想要赈灾,朝廷要拨银子。
与倭国结盟,又要派大军支持,也要银子。
之前为了蓝玉他们大军出征,发行的国债,也要到兑换的期限了。
一桩桩一件件的,都要从国库里拨银子出来。
可是现在,又上哪找这么多银子呢。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
朱元璋说着,又是长叹一声。
这被为难的,快比他在凤阳当乞丐都拮据了。
“明儿倒是有办法。”
朱明抬起头来,看着朱元璋,自己这算是来着了。
清丈土地也已经推行有些时候了,那些百姓手里也该有些银子了。
“乖孙有什么办法?”
朱元璋看着朱明,认真地问了起来。
经过之前几次交流,他早自己承认了自己这乖孙的治国之能。
他或许真的有办法解决这国库空虚的事情。
“皇爷爷,孙儿想,税务改革。”
朱明肯定地看着朱元璋,从以前他就在想,这个时代,免税的人实在太多了。
地主免税,寺庙道馆免税,秀才他们也免税。
这些有钱的人,都不出钱,到头来这税还是只能从百姓手里出来。
百姓那点银子,哪里又够支撑这么庞大的帝国呢?
“税务改革?”
朱元璋有些意外地看着朱明,这点他倒是没想过。
能收的税,他都已经想过了。
要是再加税,怕是又成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岂不是本末倒置。
“可百姓本就人生艰难,再加税,百姓怎么活得下去。”
他苦口婆心地摸了摸朱明的头,就是他再疼自己这乖孙,加税的事,是万不可行的。
身为皇帝,决不能把百姓不当人看。
否则百姓们揭竿而起,他们都会死无葬身之地。
他还想把朱明培养成一个千古明君呢。
“谁说明儿要加百姓的税了?”
朱明看着朱元璋,自己都还没开口了。
怎么,在朱元璋眼里,自己是这鱼肉百姓的人吗?
“那孙儿你的意思是?”
被朱明这么一说,朱元璋反而有些懵了。
如果不加税,那还有什么办法解决这国库空虚的问题?
就是既不能加税,又要让国库充实起来实在太难,他才会愁成这样。
“税要加,只是明儿不加百姓的税。”
朱明看着朱元璋,得意地开口。
把眼界放开,那些不用交赋税的人手里,存这大把的银子,从他们手里收一点上来,这国库不就有银子了。
“不加百姓的税,那乖孙你想加谁的税?”
朱元璋是越听越迷糊,这还有什么地方能加税吗?
“谁有银子,就加谁的税。”
朱明得意地抬起头来,看着朱元璋,见朱元璋还没想清楚,干脆直说:“比如寺庙和道观。”
“嗯,寺庙和道观?”
被朱明这么一说,朱元璋顿时觉得眼前一亮。
对于寺庙,他也不算陌生。
他当初走投无路,也放过一段时间的和尚,只是那也不是一段值得回忆的记忆。
好化缘的地方,都被师兄他们分走了,只留给自己一些贫苦地方讨些粥喝。
这些出家人,和那些百姓也没什么不一样,甚至勾心斗角的程度更加厉害。
而且历朝历代,都不怎么找寺庙收税。
自己这乖孙,怎么会想到这点。
“是啊,明儿记得皇爷爷发家的时候,还当过一段时间的和尚呢。”
朱明天真地点了点头,说起朱元璋的以前,还露出一副崇拜的样子。
这崇拜也不是假的。
不管从什么时代来看,朱元璋发家的经历都堪称传奇。
开局一个碗,直接杀成九五至尊,一朝帝王。
就是人民币上哪位,都说过,唯汉与明朝得国最正。
“那些和尚道士,又不种地,也不干活,还收那么多香火钱,寺庙里存着大把银子。”
生怕朱元璋不同意,朱明还苦口婆心地跟着他解释起自己找他们收银子的原因。
“这倒是。”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朱明说得也有些道理。
只是,他心中还是有些顾虑:“咱们收寺庙的银子,那些信佛的人,能接受吗?”
天下信佛信道的人多了,自己收寺庙和道观的银子,倘若他们闹事起来,也不好收场。
“孔夫子说过,子不语怪力乱神啊。”
为了说服朱元璋,朱明甚至将孔子都搬了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