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服务时,腾讯没有张小龙坐镇,企鹅邮箱直接出道就跳水,用了3年多时间成功成为一个烂摊子。
直到腾讯收购博大,获得张小龙加盟来主持邮箱业务,事情才出现转机。
随后,张小龙带领团队又花了2-3年时间,通过多次版本迭代,这才逐步扭转了用户对企鹅邮箱的恶劣印象。
最后,经过之前的磨炼,对外理提高了产能质量,扭转了用户印象,对内锻炼了团队,梳理清楚了业务,这才为“邮箱漂流瓶”
这样的功能提供了诞生的土壤,时间也拖到了2009年。
在陆道升这里,情况完全不同。
一不需要等着张小龙加盟,人现在就是嘉盛的创始人之一。
二不需要张小龙来收拾烂摊子,整个体系都是交给他从零建起。
三没有历史包袱,对外不存在用户的恶劣印象,对内没有任何利益山头的掣肘,何况还有陆道升的一贯支持。
几个因素加起来,类似邮箱漂流瓶这样的功能从一开始就有了生长发育的土壤,更本不需要像前世那样再等个八九年。
而且出现得越早,能达到的高度就越不可限量。
因为越早,社交竞品和娱乐选项就越稀缺,攻城略地的难度就越低,空间就越大。
一群人围在张小龙的工位后面,办公室里摆好了食物和饮料。
张小龙敲下了回车键。
2001年10月15日,嘉盛qq邮箱服务正式发布。
陆道升挑的日子。
因为前世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
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
……
……
……
本来昨天就想写的,结果爆了五更太累,直接睡过去了……
惰堕老头又上盟又章推,至少要两更才能表达我的感动。
书友们一直以来投票、打赏、留言指点、帮我找出错别字、发帖鼓励我,这也想加一更表示感谢。
加上基础更新,五更万字,头都写胀了,不过值了。
说明序言里说的,要努力提高码子速度,没有食言,做到了。
已经有了进步,肯定还会继续努力。
记得刚开始写时一天四千字就要疯了的感觉。
还跑到剑卒群里说一天四千字更新是不人道的,哈哈哈哈。
2021年第三季度开始了,作为打工人,接到了不小的新担子,怕是得福报的那种。
昨天算是下半年中最后一个相对轻松的休息日了,赶紧多码一点。
今天写完这段感言后,加班走起。
也不好说担子会持续多久,但在加担子的情况下,我只能尽力保持每天1更不断更的基础更新,逮着假日多更点的节奏。
多更真承诺不了,还是选保质量吧。
下面就想到哪说到哪了。
大家能看到这里也知道,我喜欢边写边查资料,习惯把时代背景交代清楚,把逻辑夯扎实些。
有点像侦探,搜集很多资料,再去伪存真,还要思考背后的潜在逻辑脉络。
查上大几万字的资料,思考对比好久,总结精炼一下顶天几百字,有时候可能就十来个字。
还不能保证一定正确,只敢说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大概率是这样的。
这么写贼费时间。
时不时还被人诟病,说都是科普。
但不这么写,没法达到我自己的要求。
我就想多年之后回想起来,能有底气说这书写得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读者。
互联网的记忆未必牢靠。
公开互连的pc时代,正快速向各自隔离的信息孤岛结构演化。
曾经搜索引擎可以搜索互联网上的大部分内容,现在app内的内容不使用相应app根本无从得知。
另外网站是会关的,硬盘是会故障的,一些曾经火爆一时的陈年旧事,很可能从此消失在世间,还不如图书馆里存的报纸可靠。
今后有可能,一方面知识获取变得困难昂贵,一方面很多信息彻底消失,让人无法回顾历史的真实。
倒不是想做什么记忆的保存者。
但趁早挖掘出一些深埋的信息,做一些尽量立足真实的还原推演,我相信对读者来说还是有价值的。
毕竟,互联网时代,有资本雇水军的人声音最大,比如大佬想要什么人设,就能让网络上充斥着什么故事。
听众如果信了,例如信了大佬说他都能成功80的年轻人也行,那几乎免不了要被社会毒打一顿,毕竟绝大数家庭没法让孩子去部委实习。
大家都不是山顶上的大佬,日子都不容易,能提个醒就提个醒吧,我这么想的。
说了不写小白文,尽量去伪存真,讲事实讲逻辑,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如果世界足够魔幻,说不定有一天要通过看小说来窥见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的真实。
希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