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三(2 / 3)

稳定,收入能有持续性,让大家自去改。

而不是直接带兵踏苗,让百姓一个个都畏惧甚至憎恶朝廷。

从第一集开头到现在,哪怕电视剧都有了御前财政会议,会搞预算这么不合他们大明逻辑的事,整体看下来的故事展,逻辑都是通顺的。

连这个知府一番大义凛然的宣言和他带兵踏苗的行为,都合理到也是真的能在大明生。

如果大明往后都是这样的官员,那他能理解为何主播说到明都是在骂它烂到根子。

[就当马宁远下令让士兵继续踏苗的时候,台州总兵戚继光来了。

一看到他,士兵们都默默停下了动作、

戚继光也不和马宁远说话,直接让踏了青苗的兵站出来,直接鞭子抽在他们脸上,挨个教训。

“又是断水,又是踏苗,当兵的吃粮,你们吃的是谁的粮?”

马宁远立刻打断他道:“当然是皇粮,这事难道还不明白?”

戚继光:“那皇粮是哪里来的?”

马宁远抱拳行礼,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粮就是皇上的粮。

戚继光冷笑一声,反问他断皇上的水,踏皇上的苗是什么罪,言下之意,就是皇上让下面改稻为桑,可没让下面这么踏苗。

]

这段文臣武将的对白,本质是在讨论民贵还是君贵。

如果是平时,读不读书的人都会乐意辩驳一番,但有了刚刚的踏苗行为和马宁远的精彩言,让人有点善恶观的人看了都对戚将军好感大涨。

哪怕是曾经最不喜武将的北宋,从君臣到民间也都庆幸这位戚将军来的及时。

苗不能再踏下去了,这么乌泱泱的天地,痛心到极点的农人在这么下去,也是会愤怒到生出事端来的。

咸阳,反秦动画终于播完,已经没有自己事的百家弟子都围着儒家开始喷。

最近已经是造反专业户的墨家弟子问:“民为贵还是君为贵,你们儒家是选孟子,还是选天子?”

一个儒家弟子直接道:“当然是孟子!”

因为被和方士混为一谈格外不满的阴阳家:“我听说孟子也是未来儒家弟子的必学经书,为何上面那位马县令,学儒学到没了人性,你们儒家能不能解释解释。”

小弟子气得说不出话,他师兄立刻反驳道:“我们先秦儒学那什么汉就被董仲舒改了,后面又是什么理学、心学,早就不是我们儒家原本的学问了,这可不能栽到我们头上。”

“儒家的各位,为何那个后世王朝排挤的武将,一言一行都践行孟子之道;怎么那群都是读你们儒家经典的官员,反倒是铁石心肠,毫无仁爱之心?”

纵横家的已经带上人去西域了,名家觉得自己要扛起嘴皮子的大旗。

公孙家的传人继续道:“一千人、一万人,浙江的人都死绝了也没关系,这种舍百姓的生来取自己对上的义,真是学孟子学到吾等叹为观止。”

他们大贤孟子的舍生取义被名家人这么说,儒家学子们一个个表情愤怒,要开口辩驳。

不等他们反驳,道家也有人阴阳怪气。

“怪不得后世好多人总是曲解我们道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以为我们道家没人性。

我以前还觉得他们不看书不考究,把我们道家的‘仁’和你们儒家的‘仁’混为一谈甚是可笑,原来是因为你们儒家就是那么做的,真把百姓做刍狗,才让后人这么误会我们道啊。”

“你、你欺人太甚!”

这下儒家真忍不住了,一个儒家弟子对着那名道家弟子拔剑出鞘,道家弟子也不甘示弱,自己没剑的就拿了同门的剑。

什么也不说了,去旁边蒙毅给他们新修的八卦演武台互相对砍。

大秦最有学问的一批人开始动手,而在嘉靖朝的大明,山东济宁,戚家三岁的小孩坐在小板凳上,看着天幕骑大马的将军,伸着小胳膊不停扑棱,笑的露出小白牙。

[戚继光不愿再和马宁远多说,拿出抗倭就要带上士兵走,却不想引得马宁远说起了谭纶。

]

普通百姓可能这一段看的云里雾里,但真在官场上的人一眼就明白了。

马宁远是胡宗宪的人,胡宗宪是严嵩的学生,改稻为桑这个事情也是被嘉靖直接委任给他的,戚继光一个台州总兵,也是归胡宗宪管的。

而除了严党,另一波清流的官员,都是裕王的人,谭纶更是裕王手底下的官,显然不是他们这边的。

但是现在马宁远觉得戚继光不可能真为了这些百姓要和自己交恶,只能是谭纶的到来把戚继光笼络过去了,他背叛了胡宗宪。

而戚继光这个武将显然没有掺和进两党之争,还在劝马宁远放人去找胡宗宪问个清楚。

狄仁杰叹道:“东南抗倭,即使保护沿海百姓,也是为了保护朝廷的海贸生意。

这等重要的大事,马宁远却毫不在意。”

能亲自站在田间和百姓对话,他眼里的马宁远就已经是个不好高骛远,能办实事的官员了,面

最新小说: 超神学院:元素之主 豪门大小姐她一心只想修仙 关于我无意间把妹妹养成废人这事 渣男重生换我亲,我嫁你哥哭什么 玄幻三国:西凉铁骑雄天下 最长一梦 我,杂役弟子,剑道无敌秦初二胖 娇娇嫡女一回京,全府气吐三升血 绝世神医闯花都 狼人杀:我天秀,你们躺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