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戚钱氏不用多说,太后的母族,早在宣德帝上位之前,就已占据大燕朝堂数个关键位置,势力不俗。
至于端王、吴王就是承武帝的两位皇子,宣德帝的皇弟。
承武帝临死前,并没有像他父皇弘光帝一样,亲手将端王、吴王带走。
端王、吴王则在各自母族的支持下,与宣德帝对抗。
朝堂外。
赵铭安占据北疆,康王府、晋王府与无生教勾结在一起,占据大燕东部数府,皆有分裂大燕国的势头。
大燕各地官员又阳奉阴违,不愿推行改革之道,让本有中兴之势的大燕国,再次跌落谷底。
“大燕危矣。”
前去云兮楼吃饭的楚尘,又听得李三跟朱掌柜两人在谈论国事。
“话可不能这么说,当今圣上可是被誉为元正帝再世,自有手段解决大燕国的弊疾,挽大厦之将倾。”
朱掌柜不同意李三的说法,坚定支持大燕皇族。
“靠文渊阁的大学士吗?”
李三冷笑一声。
自宣德帝上台以后,大肆启用文渊阁的大学士,想要借助文渊阁的力量,压制外戚钱氏、端王和吴王,掌控大燕朝堂。
“当今圣上自会寻得办法。”
朱掌柜还在强撑。
文渊阁的一众大学士,大多有极深的文学修养在身,但真要论治理朝政,政治斗争的手段,却参差不齐。
不少大学士登上大燕朝堂后,还没能尽展抱负,就落入别人的算计之中,被扣上不同的罪名,打入大狱。
就连宣德帝都有些恨铁不成钢,不愿出手搭救这些饭桶。
某种意义上来说,宣德帝是在纯化队伍,清理废物。
当然。
文渊阁的大学士,也有真才实学之人。
譬如被宣德帝扶持上位的新任兵部尚书,迅速帮助宣德帝拉拢威远公,掌控了禁卫军。
禁卫军的兵权在手,宣德帝倒是能稍微放开手脚,整理朝堂。
但依然困难重重。
“那你倒是说说,圣上还有什么办法?”
见朱掌柜吃瘪,李三无比高兴,追问道。
“这……”
朱掌柜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到楚尘走进雅间,连忙转移话题:“小掌柜,你来了,快请坐。”
“朱掌柜,李掌柜。”
楚尘一边笑着,一边拱手一礼,落座席间。
他看向一旁的李三,问道:“李掌柜何时走?”
李三年岁也大了,身子骨不如从前,李记杂碎汤店的生意,都逐步交给自己的儿孙经营,准备离开皇都,返回故乡,颐养天年。
这不。
临行之前,将楚尘、朱掌柜喊来,聚上一聚。
此言一出,饭桌的氛围沉闷了一瞬。
“明日便走。”
李三拿起酒壶,为楚尘斟满一杯酒:“日后还请小掌柜多多照顾我家那两个不成器的小子,力所能及,帮衬一二。”
“自然。”
楚尘拿起酒杯,回敬李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