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族那浩浩荡荡的混合舰队,丝毫没有掩饰其意图的打算,依旧保持着笔直的航向,向着三号大陆的东海岸压来。
由于其庞大的体量和需要协调下方速度稍慢的海兽群,整体航速并不快,预计抵达时间依旧维持在二十小时左右。
这漫长的接近过程,对于防御方而言,既是准备的时间,也是一种精神上的考验。
东国自然不会坐视敌人安然兵临城下。在敌人刚刚离开四号大陆力场覆盖核心区,进入远海时,各种拦截手段便已启动。
不但启动了大量的力场干扰装置,同时还
部署在天穹长城节点上的电磁轨道炮发出了怒吼,特制的穿甲弹丸以数十倍音速划破长空,砸向远方的舰队。
然而,效果甚微。
异族舰队显然吸取了以往的教训,其构成的复合力场不仅层数更多,而且似乎经过了某种优化调整,对于对于干扰和渗透的抵抗效果更强。
即便是有一层力场出现漏洞,也会有另一层力场出现在它的下面。
所有的攻击都在力场外缘被阻挡或者偏转,如同雨点打在坚韧的橡胶上,徒劳地激起一圈圈涟漪,根本无法穿透。
即便是九霄阵列的集火攻击,也没有办法突破层层叠叠的力场防御,力场漏洞的修复速度几乎缩减到了毫秒。
即便是九章的控制,也很难抓住这几乎转瞬即逝的战机。
而且力场内部还出现了比较特殊的内部防御设置,即便是命中了漏洞,被截断的激光也无法产生足够突破的能量。
高空中,成群的九天无人母舰装配了和“谛听”“夔牛”那样的高功率干扰装置,还配备了祥云飞艇无线供能。
可是,就和预计的一样,虽然异族舰队在高功率干扰下出现了力场不稳和减速的情况,但是离彻底破坏力场还有遥远的距离。
异族舰队甚至放弃了以往的攻击和反击,就那样硬顶着东国的干扰和攻击继续前进。
远火基地尝试发射的瞬间高功率干扰导弹导弹倒是在力场上炸出了波纹,可是距离破坏力场也还有不小的距离。
对水下的攻击同样受阻。
东国的攻击型小型水下无人设备和无人潜航器试图猎杀那些承载着虫族的巨型海兽。
然而,异族舰队似乎得到了四号大陆方向的全力支援,其力场生成装置功率极高,覆盖范围向下延伸极深。
虽然不能将虫族控制的海兽包裹在力场之中,却也制造了一个巨大的凹槽将它们围了起来。
大部分顺着海流前进的“蜂针”直接撞毁在了力场上面,只有极少数的启动了紧急动力装置,改变方向从下面钻了进去,却也无法对海兽造成足够的伤害。
只有当少数海兽因为游动位置偏差,短暂脱离力场覆盖区时,才会遭到“蜂针”和其它水下无人潜艇的致命打击。
但这样的机会少之又少,对于整体庞大的海兽群而言,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力场的强度和维护效率超乎预期。】
【推测四号大陆方向有多个能量源在提供远程支援。】
【在距离四号大陆不超过某个极限距离的情况下,我们现有的手段很难有效干扰或穿透这种规模的复合力场。】
一切迹象都表明,异族为此战做足了准备,铁了心要用这种看似笨拙、却无比坚实的“龟壳”战术,将它的虫族大军安全送到三号大陆的家门口。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