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一试,或许是陛下唯一的生机。”
他目光如炬,缓缓道:“若因阻拦而致陛下不测,我等在场之人,皆难逃其咎,史笔如铁,后世将如何评说?
反之,若李公子救治成功,陛下转危为安,则是江山社稷之幸,天下之福!即便……即便救治过程中真有万一,所有罪责,由老臣与公主殿下,及在场赞同此议者,一并承担!绝不让殿下与二皇子为难!”
左相牵头,三位尚书一位大将军附议,这分量实在太重了。
他们代表的是朝中一股强大的中立力量,他们的态度,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影响皇位继承的稳定。
太子唐玉靖脸色变幻,他知道,如果再强行阻拦,不仅会彻底得罪这批重臣,还会背上一个“因私废公、不顾父皇生死”的恶名,对他即将到手的皇位稳固极为不利。
他咬了咬牙,强行挤出一丝悲戚的表情:“左相与诸位爱卿……言之有理。是本王……是本王忧心父皇,乱了方寸。既如此……便……便依诸位所言,让李长风一试吧!”
他几乎是咬着后槽牙说出这句话,心中愤懑到了极点。
二皇子唐玉澜见状,也知道大势已去,强行阻拦已不可能。
他心思电转,忽然想到,父皇此刻若被救醒,虽然打乱了他立刻借势上位的计划,但也能为他争取更多时间,让郑公策联络藩王的计划得以更充分地展开。
一个清醒但病弱的父皇,或许比一个立刻死去的父皇,更能让他有机会操作“改立太子”之事。
想通此节,他立刻换上一副“从善如流”的表情,叹息道:“既然左相与诸位大人都如此说,本王……也无异议。只盼李长风你真能妙手回春,救回父皇!否则……哼!”
他后半句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最大的阻力消除,御林军纷纷收刀退后。
唐玉宣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感激地看了左相等人一眼,连忙对李长风道:“李公子,快!请速为父皇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