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十一出去,李皇后才问:“异姓郡王太扎眼,太子提议,不如改为国公?”
姜婉宁合掌道:“好啊!
王爷常说,太子最懂他了。
太子与王爷想一起去了,王爷想上奏,恢复侯爵呢!”
李皇后道:“想法是好,显得皇家太过凉薄。”
姜婉宁认真道:“皇后娘娘,王爷说过,太子想法是好,也能想到好法子。
嗯太子就是不会说话。
王爷为此忧心不已,江南士子心眼多,话里弯弯绕也多。
太子殿下是好心,容易被人带歪,学识渊博的人说话,是一步一个坎啊!
王爷让我嘱咐娘娘,太子在外还是少说话,免的一句话,被人分析出一百个意思。”
李皇后低头,掩饰住涌出了泪水,“是啊!
只有至亲之人,才能无限包容孩子的过错。”
姜婉宁道:“做长辈的心都是这样,像我总是纵容十一。
咱们都知道,孩子长大,懂事。
要靠世事磨炼,犯了错,栽了跟头,摔的头破血流得来。
我舍不得十一懂事,可总有一日,世事会教他长大,想想就让人心酸。
养孩子啊!
我真是体会到,养儿一百岁长忧九九。”
李皇后深以为然,“你说的对,长大总要付出代价。”
姜婉宁撇了一眼皇后,低声问:“娘娘,如今西北战事不断。
王爷想过屯田养兵,为的是把私兵拉到明面上。
做好了,能一次解决朝廷隐患。
娘娘不如跟皇上提议,让王爷去守关隘。
屯田养兵的事儿,只有王爷出面去说,大家才能信服。”
李皇后挑眉,“文硕要把私兵变成屯田军户?”
姜婉宁点头,“皇朝要千秋万代,其中隐患必须解决。
旁人做不到,只有王爷亲自去做。”
“文硕对朝廷忠心,天地可鉴呐!”
李皇后叹道。
“还要看皇上的意思,若是可以,王爷去守关隘,最好太子能回京镇守。”
姜婉宁撇了一眼屏风后。
李皇后同样不经意的看向屏风,“此事我会向皇上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