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皇子面前露了脸,还被皇子夸赞,是王家,严家,几辈子人不敢想的事儿。
刁老先生趁机向赵昇介绍,严家的两名子弟。
“不知严嬷嬷是两位的什么人?母后回宫后,一直挑选女史,可总也没找到合适的。
又不好从秀女中选,只能一直拖着。
没想到针织局的严嬷嬷,竟写的一手好字。
母后先见到严嬷嬷的字,招来问话才知道,严嬷嬷竟然熟读四书五经。
母后试着让严嬷嬷草拟了几分文书,竟写的极为工整,还说严嬷嬷有才。
如今母后身边总算有了女史了。”
赵昇说着,欣慰的笑了起来。
严家子弟中,严传东在翰林院待了六年多了,教导过赵昇。
听了赵昇的话,知道这是严嬷嬷成为女史,李皇后对外的说词。
“严嬷嬷是臣的表姑母。”
严传东道。
赵昇笑着点头,“济川先生这么说,我便知道了。”
济川是严传东的字,赵昇这样称呼他,是表示亲近,严传东很是欢喜。
“宗义先生,我今年十一岁了,明年便要出宫开府,身边缺一名长史,不知道宗义先生可愿屈就?”
赵昇问另一名严家子弟。
严传业字宗义,比严传东小了九岁,是上一科的进士,在翰林院学习三年,这次外放,又没有他的名字。
听嫡皇子愿意让他做长史,当然是求之不得。
“下官愿为六殿下差遣。”
严传业冲着赵昇躬身行礼。
赵昇笑着扶起他,“当不得先生如此,只是长史之位,实在委屈先生,还请先生不要介意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