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大才相谈,或可再进一步。”
海公公闻言,并不作答,只是默默站于一旁,并扭头看向一旁的仁治皇帝。
仁治皇帝见状,便从眼前的御案上抽出一张图纸转手递给自已身边的赵士桢并回答道。
“爱卿可仔细瞧瞧,这图纸之上的火器与你所制有何不同之处。”
“至于这图纸出自何人之手,朕也不瞒着你。”
“此图出自当朝文魁叶爱卿之手。”
“叶爱卿代朕牧守沿海四府,常与外商来往,故心中亦有改良火器之心。”
“方有此图纸出世。”
赵士桢听到仁治皇帝的这番解释,他的脑海中瞬间出现叶轩墨的身影。
难怪有此才情,原来是那位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叶文魁。
若是他,那便不奇怪了。
只是不知今后可有机会见一见他。
仁治皇帝见赵士桢这般表情,他怎会猜不到赵士桢心中所想,便直言道。
“赵爱卿,汝此番与五军都督府同行,路途遥远,定是走海运而行。”
“既走海运,那自然会顺势路过宁波,毕竟如今宁波丝绸,茶叶,瓷器皆不缺上品。”
“届时,赵爱卿有机会与叶爱卿见上一面的。”
赵士桢闻言,心中更是兴奋,虽然自已并未科举入仕,但身为当朝读书人,谁又能不期待与文魁一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