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
“说不定还可借此重创叩关异族!”
仁治皇帝听到几位国公对眼前这火器的评价如此之高,他这才缓缓转头看向一旁的赵士桢开口道。
“赵爱卿,许久未见了。”
“此前,朕以为你只有在诗词方面的天赋,以为爱卿只不过是在写诗作词一道有些建树。”
“觉得爱卿不过是能为朕解解乏罢了。”
“却不料爱卿给了朕一份惊喜啊。”
言及于此,仁治皇帝又忍不住的伸手在面前的火绳枪上来回轻抚。
“爱卿要何赏赐,直言便可,朕必赏之!”
赵士桢瞧见仁治皇帝将目光转移到自已身上,并说出这番话时,他的脸上瞬间流出两行热泪,语气激动的答道。
“臣能为陛下分忧,此乃臣之幸也,岂敢苛求赏赐?”
“再者言之,臣认为,臣能研制出此火绳枪,陛下之功远在臣之上。”
仁治皇帝听到这里的时候,他稍稍一愣,接着便继续道。
“哦?爱卿何出此言?”
赵士桢闻言,便赶忙回答道。
“正是因为陛下将微臣调于鸿胪寺,微臣方能与他国使者接触,才能依照他国火器,仿制改造出此火绳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