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由于中央突击一师不是正儿八经的国军标准番号,而是战时特设的加强师,其编制本身就比较模糊,下面的团旅一级没有具体的番号。
这就给了李学文很大的自主灵活性,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扩编。
李学文摈弃了原先八个团的架构,部队的数量太多,在战场上容易造成指挥混乱的问题,南京战场上八个团的作战,师部指挥起来异常困难,让李学文头疼不已。
吸取这个教训,李学文决定成立以旅为基本作战单位的架构。
取消了原先各自为战的步兵团建制,将主力步兵整合为两个步兵旅,两个旅长分别由跟着李学文最久的王有为和楚阳晖担任。
每个步兵旅下辖三个三千三百人的标准德制步兵团,以及一个下辖两个炮兵营,装备了二十四门山/野炮的炮兵团。
炮兵团的制式装备为国军目前主力装备的GebG36式七十五毫米山炮,和克虏伯M1903式七十五毫米野炮。
其中山炮的重量为715公斤,射程高达九千多米,可以分解驮载,射程远。
野炮的重量则是接近九百公斤,射程六千米,优点是弹道平直,射速快。
这两款火炮是目前中央军的师属远程火力,虽然对小鬼子炮兵联队形成不了火力压制,但是也不至于没有还手之力。
步兵旅除了这四个团外,旅部直属部队有侦察营,反坦克营,工兵营,通信营,防空营,辎重营等部队。
旅部直属部队的人员编制,武器装备,全部和淞沪战场那一时期的中央一师直属部队等同。
全旅编制人数为一万七千人。
除了两个步兵旅外,其余全部是师部直属部队。
其中炮团除了现有的三十六门105毫米重炮外,再增加一个装备了12门SFH 18式一百五十毫米重炮的重炮营。
以及一个装备了48门20毫米高射炮和48门七十五毫米高射炮的防空炮营。
原本的装甲突击营编制不动,会依托现有装备进行补充。
增加十五辆维克斯6T M1930 E型轻型坦克,配合校长离开南京后调配给中央一师的陆军装甲兵团坦克营三连的克虏伯PZKpfW I号A型坦克12辆,以及原装甲突击营的残存战车,组成一个新的装甲战车营。
补充完一二旅后,剩余步兵将会组建两个师部直属步兵团,以及一个师部辎重团。
这样一番整编下来,中央一师就是一个低配版的德三步兵军。
等将来中央一师扩编成军后,这套编制体系只需换个名字,步兵旅升格为步兵师,师属炮兵团扩编为军属炮兵团,整个指挥体系和后勤架构不需要大修就能迅速形成战斗力。
或者炮手数量充足的情况下,进化成完全体的德三步兵军也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