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类型 > 春闺记事 > 第375节诊金

第375节诊金(1 / 3)

苏嫔面色还好。

至少从面相上看,没什么明显的疾病,顾瑾之心里就有了几分疑惑:太后的暗示、苏嫔的拜访,跟病没关系吗?

顾瑾之坐下,陪着苏嫔说话。

苏嫔跟顾瑾之也算言语投机。

一个话题,两人都能说上几句,不会冷场。

苏嫔喜欢字斟句酌,娓娓道来,顾瑾之也好耐心,慢慢听她说。

说不了几句,苏嫔就忍不住清清嗓子。

顾瑾之问她:娘娘,您嗓子不舒服?

苏嫔顿时面露愁色:是不舒服,已经多时了。

当初您和王爷大婚,我这嗓子就难受得紧。

太医也瞧了,也吃了药,好了几日。

没几日,又犯了,如今吃药也不好使。

太后娘娘问了一次……

果然是有疾病的。

我给您瞧瞧?顾瑾之问。

苏嫔也没有虚套客气。

她今日来,就是想找顾瑾之看病的。

她道了谢。

顾瑾之让她张开嘴,看了看她的咽喉。

又替她诊脉。

之前吃了什么药,您知道吗?顾瑾之问她,哪位太医瞧的?

是张太医。

苏嫔道,有消炎利咽剂,有半夏朴厚汤,还有些活血化瘀的药……

张太医?苏州来的张渊?顾瑾之问。

苏嫔道:正是。

顾瑾之笑了笑。

张渊虽然被人尊为苏州神医,可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他治妇人的疾病时,总有偏颇。

当初顾瑾之大舅母的病,张渊就没治好。

还闹了点不愉快。

他算是顾瑾之积累名声的第一块垫脚石,顾瑾之对他印象深刻。

那您感觉如何?顾瑾之又问,吃了药。

当时应该有效的。

当时感觉如何?

苏嫔想了想,道:先吃了半夏朴厚汤,吃了三剂就好了。

而后,刮了大风,又是暴雪,我去给太后娘娘请安时,受了点风。

回去喉咙又不舒服。

似有什么覆盖住了,既无法下咽,又无法吐出。

再喝那半夏朴厚汤,就没什么用了。

张太医重新开了消炎利咽的方子。

更是没用。

十天前,他又说,可能是气血郁结,就开了活血化瘀的方子。

吃了这么些日子,仍是不见好。

太后娘娘说,等王妃过年时进宫,求您给我瞧瞧。

张太医有好医术的。

顾瑾之道,他在苏州颇有名气。

只是,每位大夫都有自己的弱项。

像我。

外伤就不那么擅长。

精通一样需要化大力气,医者要精益求精,自然也要扬长避短。

张太医的短处,就是妇人科了。

不知道怎么,这次您请到了他。

苏嫔微讶。

她根本不知道。

她只是通知了内侍。

内侍替她请的太医。

您已经病了这么些日子,我看您的咽喉,仍是无炎症,所以消炎利咽的方子根本无效;而半夏朴厚汤,治疗梅核气有很好的疗效。

可我看您,并非单纯的痰气郁结之证,故而一开始有微效,而后又复发,并不能完全治好。

顾瑾之分析给苏嫔听。

苏嫔见她说得这么清晰肯定,就知道她能治,大喜,道:您给我开个方子,我感激不尽。

我这病,就依仗您了。

咽喉里有东西,不说是什么大病,却非常难受。

苏嫔却病了两个多月。

她承受的痛楚,比她表现出来的更多。

她非常想及早解了这病痛。

可太医无能为力,苏嫔也无奈。

顾瑾之却没有立刻回答苏嫔的话。

她脸色微敛,安静看了眼苏嫔,几欲开口,又感觉不好直言,话咽了回去。

她这么欲言又止,让苏嫔的心猛然就凉了半截。

苏嫔紧张追问:我这病可是大疾?

顾瑾之摇摇头,道:不是大疾,用些药,很快就好了。

苏嫔那凉了半截的心,慢慢回温。

那么顾瑾之欲言又止,是什么意思。

苏嫔心里惶惑,看着顾瑾之,直接问:既是如此,王妃有什么话,直言无妨……

我需得收去诊金。

顾瑾之道。

苏嫔惊讶不已。

顾瑾之在太后跟前那么受宠,她怎么会缺钱?

庐州更是富足。

苏嫔怎么也没有想到,顾瑾之会说诊金的话。

她一时间想笑,她不太好意思,就轻轻咳了咳,来掩饰自己的异样,道:我的东西,大都是太后和陛下所赐。

宫中之物,是不能流入外头的。

我身上的现银,不是很足……

这的确如此。

宫里有钱也不好买东西,所以苏嫔

最新小说: 别怀疑,你就是天命之子! 举目望月,不见长安 官婿美人香 带着任意门当卖货郎 大佬出山,假千金她摊牌了 傀儡游戏:灵舞 装疯卖傻,谋定天下 重生虐渣霍夫人又美又飒 我能看到危险提示 从做选择题开始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