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一股奇怪的风气
吕雉没想到,她不过是为了让自家小妾安心养胎的附带举止,竟给阿哥所带来了一股奇怪的风气。
这日下了一场小雨后,吕雉到永和宫请安,见宫里头坐着满满当当的人。
端庄大气的惠妃,艳丽美貌的宜妃,颇显老态的荣妃,齐聚在谦和温婉的德妃处。
身后还坐着各自的儿媳。
气氛在热闹中带着一丝诡异,不知唱的是哪一出。
吕雉在心里品了品,行动上如常行礼,不曾有半分失礼。
德妃见状面上的笑容不觉维持得更好了些。
宜妃先声夺人:“难怪众人都夸四阿哥这媳妇儿是个好的,今日一见,确实不凡。”
吕雉刚刚在德妃身侧的撒螺黑漆珐琅面圆凳上落了座,又起身回道:“宜妃娘娘谬赞。”
惠妃出声:“快坐下,在德妃的宫里,哪还拘这么些个礼。仔细有人心疼。”
康熙后宫闻名后世的四妃,她们斗了大半辈子,年轻时候争宠,争谁生下的孩子多、养得好。
到了这把岁数,继续比的便是儿子争不争气,儿媳好是不好。
最巧的是,这四人斗了半辈子,到最后,她们连离世的年头都相差无几。
可谓是上天注定的对手。
四妃中,以惠妃纳喇氏为首。她是宫中伺候的老人,生下胤褆又是第一个成活的皇长子,其自身行事恭谨,康熙待她亦多有看重。
宜妃郭络罗氏自入宫即刻封嫔,圣眷最浓,其保养得宜,便是在年轻貌美儿媳他塔喇氏的身前,丝毫也不逊色,有着她这个年纪独有的成熟风韵。
入宫最早、性情淡泊的荣妃马佳氏在她们的面前,难免显出了几分年老色衰,身体渐有富态,不负年轻时候的婀娜体态。
三福晋董鄂氏乖巧跟在她的身后。
德妃乌雅氏则是后来居上,从一个小小的宫女一路逆袭,成为继荣妃之后生育最多的宫妃,得享单独封妃的特例。
她和宜妃几次同时怀孕生子,只差没把“争宠最强劲对手”打在二人关系图上,若说她们之间亲密和睦,在这后宫,怕是鬼都不信。
可看方才宜妃待乌拉那拉氏热切的态度,只怕五福晋心里都要嘀咕,到底谁才是翊坤宫的儿媳?
无事献殷勤,吕雉还在想,里头到底挖的是什么坑。
荣妃品了茶后,缓缓道:“四阿哥追随万岁爷在外头,四福晋年纪轻轻,驭下有方,理事有道。这要换成是本宫,也要多疼四福晋一些。只盼我家的,往后能跟她多学学才好。”
富态的荣妃娘娘此时看过去,居然透露出了几分慈祥。
而她身后的三福晋董鄂氏面色居然十分平和:“儿媳谨记娘娘教诲。”
这外头刚下雨,太阳也没打西边出来啊?
德妃忙接道:“这不过是孩子的本分。你们再这么夸她,捧得高回头摔了,等胤禛回宫过来找我讨,本宫去哪里再找一个一模一样的给他?”
宜妃:“也就德妃你一贯小心,我们头一回见,才夸了几句,你都不让。孩子,别怕。正巧本宫这对绿玉钏子衬你,你拿着。”
吕雉只好又起身,看向德妃,后者点了点头,她才还礼接过。
抬头打量五福晋他塔喇氏的神色,仍旧是说不出的诡异。
几位娘娘又坐了一会儿,闲谈其他,一盏茶后纷纷起身,约定开春后一同到御花园赏花(?),方带着儿媳们离去。
留下吕雉乖巧守在德妃娘娘身边。
德妃只是交代几句看顾好宋氏如常的老话,又打包好一个精致的点心食盒给她。
并没有要为儿媳“解惑”的意思。
吕雉告退后,一路从永和宫回阿哥所,走得很慢。
既是思索,也是一种等待。
果然她一进阿哥所,就被守在门口的五福晋他塔喇氏拉了过去,凑在一起说话:“今日可让我好等。”
他塔喇氏是敦厚之相,不足之处在于耳根子软,乃至福薄。
吕雉笑道:“等着我做什么?”
“你明知今儿个几位娘娘都在夸你,居然还反问我?”
“正因为不知道,这钏子我拿着都觉得烫手。”吕雉轻轻拂袖,露出玉臂上衬得她愈加肤白胜雪的绿玉。
五福晋伸手遮住:“看一回我能忍着不醋,那是本事,可别让我再看第二回了。你是真不知道?”
吕雉一脸“求解”。
五福晋吐露道:“你这短短几日,是怎么整治得妾室们那般乖巧伺候。你不知道,我后院里那刘佳氏仗着这些年一直是五阿哥的心肝肉,天天这里疼那里不舒服的。娘娘要我学你拿捏住她们,可要她真在我这里磕着碰着,五阿哥还指不定跟我如何甩脸子,我怕是要步那位的后尘了。”
她点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