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维特这位前高级工程师的帮助下,能做到些创新也不容易。
“现在就差生产后测试轮胎的质量,看看是否能达到米国雪佛兰那边标准。若是实际产出可以达标,咱们轮胎厂也可以进行出口贸易,挣外汇了!”董厂长说到这儿是更加激动。
毕竟上一个挣外汇的厂还是机械厂,而且靠着自主研发的叉车在米国挣的盆满钵满。
如今已经算是国内叉车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不仅是市里的重点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大,以及对外贸易业务的增加,在省里都已经挂上号了。
董厂长从机械厂出来的,也知道外贸生意在这个时代对于工厂的特殊意义,包括政策的倾斜,以及整个厂地位和名声的不同。
所以对于挣外汇也是董厂长目前最为关注的一项,只不过如今还没正式开始生产,还不清楚真正制造的轮胎能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