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冷静后的观察:地铁里的&0t;人间百态&0t;
我闭上眼睛,深吸了几口气,试图平复自己的心情。
车厢在隧道中快穿行,窗外的广告灯箱一闪而过,光影在人们的脸上交替变换,像一场无声的电影。
我睁开眼,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这些人。
在我斜对面,有一个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太太,她穿着一件深色的碎花衬衫,头花白,梳得整整齐齐。
她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布包,怀里抱着一个大概两三岁的小男孩,应该是她的孙子。
小男孩似乎有些困了,靠在老太太的怀里,小脑袋一点一点的。
老太太轻轻地拍着他的背,嘴里哼着不成调的儿歌,眼神里充满了温柔和慈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注意到老太太的鞋子有些旧了,鞋尖甚至有些变形,但擦得很干净。
她的手指关节有些粗大,皮肤也因为常年的劳作而显得粗糙,但她的动作却异常轻柔,生怕惊醒怀里的孩子。
在老太太旁边,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男孩,背着一个大大的双肩包,应该是个大学生。
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专业书,正看得入神。
地铁的晃动和周围的嘈杂似乎都与他无关,他的世界里只有那本书和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
偶尔遇到地铁急刹车,他会下意识地扶一下眼镜,然后继续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的目光又移到了车厢的另一头。
那里站着一个穿着外卖服的小哥,他的头盔挂在手臂上,脸上带着明显的疲惫。
他手里拿着手机,正在和顾客沟通取餐地址,语气恭敬而耐心。
&0t;好的好的,我马上就到,您再稍等几分钟。
&0t;挂了电话,他叹了口气,揉了揉有些红的眼睛,然后又点开了订单软件,查看下一个配送地址。
我突然想起刚才那个中年男人。
他和这个外卖小哥一样,都是为了生活奔波的人。
他可能是在工地上干了一整夜的活,或者在闷热的厂房里待了十几个小时,身上的味道是他辛勤劳作的印记,而不是他的过错。
我刚才那样对他,是不是太苛刻了?
我又看了看那个穿西装的男士。
他的西装看起来质地不错,领带也打得一丝不苟,但我注意到他的眼底有淡淡的黑眼圈,手里的咖啡杯已经空了,应该是为了赶早上的会议,连早饭都没来得及好好吃。
他看似光鲜亮丽的生活背后,也藏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和疲惫。
还有那个听音乐的女孩,她可能是在一家公司做文员,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只有在通勤的地铁上,才能通过音乐找到片刻的放松。
那个大学生,可能正在为即将到来的期末考试或者实习面试而焦虑,所以才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学习。
车厢里的每个人,都在为了自己的生活努力着。
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烦恼,但他们都在这个城市里,和我一样,挤着早高峰的地铁,奔赴各自的战场。
我突然意识到,刚才的我是多么可笑。
我因为自己的烦躁和不耐,就对一个陌生人恶语相向,忽略了他背后可能的辛苦和不易。
我只看到了他身上的气味,却没有看到他为了生活付出的努力。
三、自我反思:在接纳不同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地铁又到站了,这一次,我该下车了。
走出地铁车厢,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我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刚才在车厢里的压抑和烦躁都消散了不少。
站在站台上,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我的思绪依然停留在刚才的事情上。
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的梦想。
我曾经想成为一个温柔、包容、有同理心的人,能够理解和接纳世界的不同。
但刚才的我,却因为一点小小的不适,就暴露了自己的狭隘和刻薄。
我总是容易被外界的因素影响自己的情绪。
早上堵车会让我烦躁,工作不顺会让我沮丧,甚至像今天这样,别人身上的气味也会让我失去理智。
我把自己的情绪控制权交给了外界,却忘了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我想起了之前和陈凯、林浩一起制定的&0t;戒手机公约&0t;。
我们当时的目标不仅仅是戒掉手机依赖,更是要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成为更好的自己。
但我现,改变自己真的很难。
就像今天,我明明知道不应该对那个中年男人脾气,却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
但我不能因为难就放弃。
就像戒掉手机依赖需要一步一步来,学会控制情绪、学会包容和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
我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否定自己,而是要从这次的经历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
那个中年男人,他可能不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