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载键按下时,我与生活重新相遇——2025年9月10日的自我重启记
清晨七点半的阳光,穿过窗帘缝隙落在手机屏幕上,那抹亮得有些刺眼的光,恰好照在游戏图标排列最密集的区域。
我指尖悬在屏幕上方,停顿了足足半分钟,最后深吸一口气,按住那个陪我熬过无数个深夜的游戏图标,直到“卸载”
选项跳出来,没有丝毫犹豫地点了下去。
今天是2025年9月10日,教师节。
楼下传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和老师打招呼的声音,清脆又温暖。
我盯着手机桌面上突然空出来的一大片区域,像看着自己过去几年里被游戏填满的生活,终于露出了一道透气的缝隙。
第一次下载那款热门手游,是在三年前的一个雨夜。
那天我刚结束一份做了半年的工作,因为和领导理念不合,又咽不下受委屈的气,干脆递交了辞职报告。
回到出租屋时,窗外的雨下得又急又密,打在玻璃上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像在替我宣泄心里的烦躁。
打开手机想找人聊聊,翻遍通讯录却现,同事大多只是工作往来,朋友要么在外地打拼,要么早已结婚生子,忙着各自的生活。
百无聊赖中,看到朋友圈里有人晒游戏战绩,随手就点了下载。
没想到这一玩,就像掉进了一个无底洞。
起初只是想打失业的空闲时间,可后来找到新工作,甚至换了更好的出租屋,游戏却再也没能从我的生活里剥离。
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不是做饭、收拾房间,而是瘫在沙上打开游戏,一玩就是三四个小时。
周末更是离谱,经常从早上醒来就抱着手机,直到深夜困得睁不开眼,才现一天除了吃饭、上厕所,连楼都没下过。
有一次,妈妈视频通话时问我:“最近怎么都不跟我分享日常了?以前你还会跟我说说上班遇到的趣事,现在每次打电话,你都心不在焉的。”
我当时正忙着打游戏里的关键团战,敷衍地说:“妈,我这忙着呢,回头跟你说。”
挂了电话后,游戏赢了,可我看着屏幕上闪烁的胜利特效,心里却空落落的。
我突然想起,上次和妈妈好好聊天,已经是一个多月前的事了;上次和大学时最好的兄弟约着吃饭,也因为我临时要“冲段位”
,放了他的鸽子,之后两人就渐渐断了联系。
还有一次,公司组织团建,爬山的时候,同事们都在兴致勃勃地讨论沿途的风景,分享各自的爱好,有人说喜欢摄影,有人说擅长做饭,还有人在准备考专业证书。
轮到我时,我张了张嘴,却现除了“会打游戏”
,竟然没什么能拿出来说的。
那天站在山顶,看着远处的云海翻涌,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我却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
明明和大家站在同一个地方,心却像被锁在游戏的虚拟世界里,和现实生活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卸载游戏的,是上周的一个深夜。
那天加班到十点,回到家已经累得浑身酸痛,可还是习惯性地打开了游戏。
玩到凌晨一点多,眼睛干涩得厉害,手指也因为长时间握手机变得僵硬。
突然,手机没电自动关机,屏幕一下子黑了下来。
屋子里瞬间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路灯透过窗帘照进来的微弱光线。
我坐在黑暗里,第一次认真地审视自己的生活:出租屋里乱糟糟的,外卖盒堆在茶几上,脏衣服扔在沙角落,书架上的书买了好几年,塑封都没拆开过;工作上没什么起色,因为下班后总想着玩游戏,从来没花时间提升自己;身边没有能随时约出来聊天的朋友,连和家人的联系都越来越少。
那一刻,我突然觉得特别恐慌。
我今年二十五岁,既没有稳定的事业,也没有丰富的生活,更没有值得骄傲的爱好,每天像个机器人一样,上班、下班、打游戏,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糟。
我问自己,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今天,2025年9月10日,在这个充满“成长”
与“蜕变”
意味的节日里,我按下了卸载键。
看着一个个游戏图标从屏幕上消失,心里没有不舍,反而有种卸下重担的轻松。
卸载完游戏,我先把出租屋彻底打扫了一遍。
把外卖盒扔进垃圾桶,脏衣服放进洗衣机,书架上的书一本本拿下来擦干净,按照类别摆好。
当整个屋子变得干净整洁,阳光透过窗户洒满房间时,我坐在书桌前,竟然生出一种久违的满足感。
接着,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买了很久的《小王子》,翻开第一页。
起初还有些坐不住,总习惯性地想摸手机,可看着书页上温暖的文字,慢慢就静下心来。
读到小王子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时,我突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