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大方的人。
办公室里,我习惯带零食分给大家;朋友聚餐,我总是抢着买单;同事有困难,我二话不说就帮忙。
我享受那种&0t;被人需要&0t;的感觉,甚至觉得,这就是我人缘好的原因——毕竟,谁不喜欢一个慷慨的人呢?
直到那天,我和同事李婷大吵一架。
---
1&0t;我给,你就得接着&0t;——我的逻辑
事情很简单:我像往常一样,带了盒进口巧克力到办公室,顺手放了一颗在李婷桌上。
&0t;今天新买的,尝尝?比利时产的。
&0t;我笑着说。
李婷看了一眼,没碰,只是淡淡地说:&0t;谢谢,不过我不太想吃甜的。
&0t;
我愣了一下,有点尴尬,但还是坚持:&0t;这个不腻的,就尝一颗?&0t;
她抬起头,眼神有点不耐烦:&0t;周岩,我真的不想吃。
&0t;
那一刻,我心里突然窜起一股无名火——我给你东西,你还挑三拣四?
但我没作,只是讪讪地笑了笑:&0t;行吧,那我自己吃。
&0t;
回到座位后,我越想越不舒服。
凭什么?我平时对她那么好,她连个面子都不给?
于是,我做了件很幼稚的事——我故意在办公室里大声问其他人:&0t;谁要吃巧克力?比利时进口的,好吃!
&0t;
几个同事围过来,嘻嘻哈哈地分掉了剩下的巧克力。
李婷全程没抬头,但我能感觉到,她是故意的。
她就是在拒绝我。
---
2&0t;我给,是因为我想给,还是因为我想被感谢?&0t;
下班后,我越想越憋屈,忍不住给朋友打了个电话吐槽。
&0t;你说她是不是有病?我好心给她带东西,她连句好话都没有!
&0t;
朋友沉默了一会儿,问:&0t;你给她东西,是为了让她高兴,还是为了让她感谢你?&0t;
我愣住了。
&0t;什么意思?&0t;
&0t;如果你真的只是单纯想分享,那她吃不吃都无所谓,对吧?但你这么生气,说明你其实是在乎她的反应的。
&0t;
我张了张嘴,想反驳,但突然现——他说对了。
我根本不是在&0t;大方分享&0t;,我是在用&0t;给予&0t;来换取某种东西——感谢、认可,甚至是控制权。
我给,你就得接着;我给,你就得领情;我给,你就得回报我。
如果对方不按我的剧本走,我就会恼羞成怒。
这哪是&0t;大方&0t;?这分明是变相的情感勒索。
---
3&0t;既然在意,就别装大方&0t;
想通这一点后,我突然意识到——我根本不是真的慷慨,我只是在表演慷慨。
真正的慷慨是什么?是别人需要,我才给;而不是我硬塞,别人必须接受。
而我呢?
-我带零食分给大家,其实是想听到&0t;周岩人真好&0t;的夸奖;
-我抢着买单,其实是希望别人记住&0t;欠我人情&0t;;
-我主动帮忙,其实是期待对方日后回报。
如果我真的不在意回报,那我根本不会因为别人的拒绝而生气。
可事实是——我在意,非常在意。
既然在意,就别装大方。
与其最后因为&0t;我给了你,你却没给我&0t;而闹别扭,不如一开始就各管各的。
-别人开口要了,你再给;
-没开口,就别瞎操心。
这不是冷漠,而是尊重对方的边界。
---
4真正的给予,是&0t;无债&0t;的
后来,我试着改变自己的做法。
-不再每天带零食分给所有人,而是偶尔买一大包放在茶水间,谁想吃自己拿;
-不再抢着买单,而是aa制,或者轮流请客;
-不再主动提供帮助,而是等对方开口。
结果呢?
我反而轻松了。
我不再因为&0t;别人没感谢我&0t;而耿耿于怀,也不再因为&0t;我付出得多&0t;而心理不平衡。
最重要的是——我和李婷的关系反而变好了。
因为她不再觉得我在&0t;强塞好意&0t;,而我也终于明白:真正的给予,是不带期待的。
如果我在意回报,那就别假装大方;
如果我真的想给,那就别计较得失。
既然给,就别想着要回来。
否则,那不叫给予,那叫交易。
---
5自我反思:我们到底在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