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哥在县里当科长,他说现在大学生都不好找工作,何况咱们农村孩子?你家条件这样,不如早点让孩子学门手艺实在。
&0t;
回家的路上,父子俩都没说话。
快到家时,陈动突然停下脚步,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五块钱。
&0t;明明,这是爹给你存的买书钱。
你想要什么书,爹给你买。
&0t;
陈明看着父亲龟裂的手掌和那皱巴巴的五块钱,鼻子一酸。
他知道这是父亲搬了多少块砖、流了多少汗才攒下的。
&0t;爹,我用不着新书,李老师说可以借给我看。
&0t;
陈动摇摇头,硬是把钱塞进儿子口袋:&0t;买,咱不能老借别人的。
爹没文化,但不能亏了你。
&0t;
那天晚上,陈明听见父母在里屋低声争吵。
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0t;医生说你这腰不能再干重活了,明天别去砖厂了!
&0t;
&0t;不去哪来的钱?&0t;父亲的声音沙哑,&0t;明明这么争气,咱不能拖他后腿。
&0t;
&0t;可你要是垮了,我们娘俩怎么办?&0t;
沉默良久,父亲叹了口气:&0t;再撑两年,等明明上初中住校了,我就轻松些。
&0t;
陈明把脸埋在被子里,眼泪浸湿了枕头。
他在心里誓,一定要更加努力,不让父母失望。
三年级时,陈明参加了全县小学生数学竞赛,拿了二等奖。
这次不仅了奖状,还有一个印着&0t;奖&0t;字的笔记本和一支钢笔。
颁奖典礼在县教育局举行,陈动借了邻居家的自行车,天没亮就带着儿子往县城赶。
六十里山路,陈动骑了三个小时。
到了教育局门口,他的衣服都被汗水浸透了,却顾不上休息,忙着给儿子整理衣领:&0t;明明,一会儿上台别紧张,爹在下面看着你呢。
&0t;
当陈明站在领奖台上,从领导手里接过奖品时,他看见最后一排的父亲站了起来,拼命鼓掌,眼里闪着泪光。
那一刻,陈明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回家的路上,陈动把奖品用红布包好,绑在自行车前杠上,逢人就打招呼:&0t;去县城参加了个比赛,小孩子瞎玩的,拿了个小奖。
&0t;
很快,陈明得奖的消息传遍了全村。
有人真心祝贺,更多的人则酸溜溜地说风凉话。
&0t;县里的比赛算什么?有本事去省里比啊!
&0t;
&0t;现在得意太早,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0t;
&0t;老陈家祖坟冒青烟了?可惜啊,冒错了方向。
&0t;
这些话传到陈动耳朵里,他只是笑笑,转头对儿子说:&0t;明明,别人越是这样说,你越要争气。
&0t;
小升初考试,陈明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进了县重点初中。
榜那天,陈动买了挂鞭炮在院子里放,惹得邻居都来看热闹。
&0t;老陈,至于吗?不就是个初中。
&0t;村支书的儿子叼着烟,阴阳怪气地说。
陈动不理会,把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小心翼翼地装进早就准备好的玻璃相框,挂在奖状墙的正中央:&0t;至于,怎么不至于?这是我陈动的儿子考的!
&0t;
初中开学前,陈动带着儿子去了趟镇上,给他买了身新衣服和一个帆布书包,花了将近一百块钱。
这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笔巨款,但陈动掏钱时眼睛都没眨一下。
&0t;爹,太贵了,我不要新的。
&0t;陈明看着父亲数钱时颤抖的手,心里难受极了。
&0t;胡说!
&0t;陈动板起脸,&0t;去县里读书不能让人看不起。
记住,咱人穷志不短。
&0t;
开学那天,陈动借了辆拖拉机送儿子去学校。
看着儿子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走进校门的背影,这个饱经风霜的农村汉子蹲在马路边哭得像个孩子。
初中生活比小学艰苦得多。
陈明住校,每周只能回家一次。
为了省车费,他经常走三十里山路回家。
学校的伙食费对陈家来说是个沉重负担,陈动不得不去更远的建筑工地打工,而张秀英则接了些缝补的活计,常常做到深夜。
但陈明的成绩一如既往地优秀。
每次月考后,他都会把成绩单和奖状仔细收好,周末带回家。
而陈动总会第一时间把新奖状贴在墙上,然后站在那儿看很久,仿佛那是什么稀世珍宝。
初二那年冬天,陈明参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