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了。
回家后,母亲用肥皂洗了又洗,那些墨迹却像耻辱的烙印,怎么也洗不掉。
初中毕业后,陈动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但家里实在供不起了。
父亲蹲在门槛上抽了一整晚烟,第二天眼睛布满血丝,声音嘶哑地对他说:&0t;动儿,爹对不起你。
&0t;
陈动摇摇头,把录取通知书折好放进抽屉,第二天就跟父亲下地干活去了。
那天晚上,他躲在被窝里无声地哭了很久,把枕头都哭湿了。
十八岁那年,陈动在邻村帮工时认识了李秀兰。
秀兰是村里少有的初中毕业生,长得清秀,说话轻声细语。
每次陈动去她们村干活,秀兰都会偷偷给他带些自家种的果子或是煮鸡蛋。
两人渐渐产生了感情,但谁都不敢说破。
一次庙会上,陈动鼓起勇气拉了秀兰的手,被她哥哥看见了。
当天晚上,秀兰的父亲就带着几个亲戚找上门来,指着陈动的鼻子骂:
&0t;就凭你家这破草房,也想娶我家姑娘?做梦!
&0t;
秀兰哭得梨花带雨,却被家人硬拉走了。
一个月后,陈动听说秀兰嫁给了村长的儿子,彩礼是一台缝纫机和三百块钱。
那天晚上,陈动一个人跑到村后的山坡上,对着月亮嘶吼,直到嗓子哑得不出声音。
二十五岁时,陈动经人介绍认识了张秀英。
秀英因为小时候得过小儿麻痹症,左腿有些跛,一直没嫁出去。
见面那天,秀英穿着洗得白的蓝布衫,低着头不说话。
陈动看着她粗糙的手指和朴实的眼神,突然觉得这就是他要找的人。
婚礼很简单,只请了几桌近亲。
村里人背地里都说:&0t;瘸子配穷鬼,真是天生一对。
&0t;婚房是父亲帮忙搭的一间土坯房,下雨天照样漏雨,但秀英从不抱怨。
她手巧,会缝补衣服,还会做一手好菜,把简陋的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结婚第二年,秀英怀孕了。
陈动高兴得几夜睡不着,干活更有劲了。
他同时打三份工,白天在砖厂搬砖,晚上去镇上帮人看仓库,周末还去山上采草药卖钱。
秀英劝他别太累,他总是笑笑说:&0t;为了咱孩子,值得。
&0t;
儿子出生那天,陈动在产房外坐立不安。
当听到婴儿响亮的哭声时,这个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男人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他给儿子取名&0t;陈明&0t;,希望他的人生能比自己光明。
但村里的闲言碎语并没有因为新生命的到来而停止。
&0t;陈老根家那穷样,生个儿子也是受苦的命。
&0t;
&0t;看那孩子瘦的,跟他爹一样没出息。
&0t;
&0t;听说陈动为了给孩子买奶粉,又去卖血了&0t;
这些话像毒蛇一样钻进陈动的耳朵,但他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愤怒。
他只是更拼命地干活,用汗水浇灌着微薄的希望。
每天清晨出门前,他都会亲亲儿子的小脸,轻声说:&0t;明明,你要好好读书,走出这大山。
&0t;
陈明三岁那年,村里通了电。
陈动用攒了两年的钱买了一台二手黑白电视机,虽然只能收到一个台,画面还总是雪花飘飘,但每天晚上,一家三口挤在炕上看电视的时光,是陈动最幸福的时刻。
然而好景不长,陈明五岁时,秀英得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重活,医药费成了沉重的负担。
陈动不得不去更远的城市打工,一年到头回不了几次家。
每次离家,小陈明都会抱着他的腿哭得撕心裂肺,陈动只能狠心掰开儿子的小手,转身时泪流满面。
在工地上,陈动是最沉默的工人,也是干活最卖力的一个。
工友们喝酒打牌时,他总是一个人躲在角落,捧着儿子写来的歪歪扭扭的信反复地看。
那些简单的字句——&0t;爹,我想你&0t;、&0t;我今天帮娘扫地了&0t;——是他坚持下去的全部动力。
有一次,包工头克扣工钱,几个工友商量着要罢工。
陈动没参与,结果罢工失败后,包工头把气都撒在他身上,当着所有人的面辱骂他:
&0t;你这个乡巴佬,活该穷一辈子!
你儿子将来也是给人擦鞋的命!
&0t;
陈动的拳头攥得咯咯响,但想到家里的妻子和儿子,他最终只是低下头,默默承受了这场羞辱。
那天晚上,他在工棚里给儿子写信,眼泪把信纸都打湿了:
&0t;明明,爹没什么本事,但爹会尽全力供你读书。
你要争气,活出个人样来,别像爹一样&0t;
多年后,当陈明坐在审讯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