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李泌的故事(1 / 3)

《风萧萧易水寒》

开元十六年的长安城,春意正浓。

七岁的李泌站在大明宫外,小手紧攥着一卷《春秋》,眼睛却不住地往宫门内张望。

他身着青布衣衫,虽不华贵却整洁得体,衬得那张稚嫩的小脸愈清秀。

&0t;小郎君莫怕,&0t;领路的内侍弯下腰,笑眯眯地说,&0t;圣人最是喜爱聪慧的孩子。

&0t;

李泌仰起脸,眼中闪烁着越年龄的沉稳:&0t;我不怕。

只是不知圣人为何要召见我一个孩童。

&0t;

内侍笑而不答,牵着他的手穿过重重宫门。

李泌目不斜视,却在心中默记着路径——左转过了含元殿,右转绕过太液池,这皇宫的布局竟与他读过的《两京记》分毫不差。

终于,他们在一座精巧的亭子前停下。

亭中坐着一位身着黄袍的中年男子,正与一位白须老者对弈。

李泌知道,那便是当今天子玄宗皇帝。

&0t;陛下,神童李泌带到。

&0t;内侍恭敬地禀报。

玄宗抬起头,目光如炬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不及他案桌高的孩子:&0t;听说你能背诵《春秋》全文?&0t;

&0t;回陛下,小子不敢说能背全文,但通读过三遍。

&0t;李泌不卑不亢地回答。

玄宗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指了指棋盘:&0t;可懂此道?&0t;

李泌点头:&0t;略知一二。

&0t;

&0t;来,与朕下一局。

&0t;玄宗饶有兴趣地让出位置。

李泌踮起脚尖,认真审视棋局。

白须老者的黑子已呈败势,但他不慌不忙,执白落下一子。

玄宗眉毛一挑,随即应了一手。

两人你来我往,竟下了半个时辰。

最终,玄宗抚掌大笑:&0t;妙哉!

七岁孩童竟能下出如此棋局!

张说,你看此子如何?&0t;

那白须老者——当朝宰相张说捋须笑道:&0t;此子聪慧非常,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0t;

玄宗满意地点头:&0t;李泌,可愿入宫与诸皇子一同读书?&0t;

李泌退后一步,郑重行礼:&0t;小子愿为陛下效力,但请允许我每日归家侍奉母亲。

&0t;

就这样,年幼的李泌以&0t;神童&0t;之名出入宫禁,与太子李亨结下了不解之缘。

那时的他还不明白,这段缘分将如何影响他的一生。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起兵反唐,烽火席卷中原。

四十三岁的李泌已在嵩山隐居多年,每日与道经为伴,不问世事。

这日清晨,他正在草庐前煮茶,忽听山下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不多时,一位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在侍卫簇拥下出现在山径上。

李泌手中的茶勺&0t;当啷&0t;一声掉在地上——来人竟是太子李亨,如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0t;山人李泌,参见殿下。

&0t;李泌深深一揖。

李亨快步上前扶起他:&0t;先生不必多礼!

如今国难当头,亨特来请先生出山相助!

&0t;

李泌看着这位昔日同窗,现他眼角已爬上细纹,鬓边也有了白。

战乱让这位养尊处优的太子憔悴了许多。

&0t;殿下,贫道闲云野鹤,恐怕&0t;

不等他说完,李亨突然双膝跪地:&0t;先生!

当年父皇曾言&039;此子必成大器&039;,如今大唐危在旦夕,先生忍心坐视不理吗?&0t;

山风呜咽,卷起李亨的衣袍。

李泌望着远处烽烟,想起长安城中那些熟悉的街巷,太液池边的垂柳,还有那些在战火中流离失所的百姓。

他长叹一声,扶起李亨:&0t;殿下请起。

山人愿效犬马之劳。

&0t;

至德元年,李亨在灵武即位,是为肃宗。

李泌以白衣身份参与军国大事,日夜筹划平叛方略。

这日深夜,军帐中烛火摇曳。

李泌指着地图对肃宗说:&0t;陛下,如今叛军虽占据两京,但内部已有分裂之象。

臣建议令郭子仪出河东,李光弼出河北,形成夹击之势&0t;

肃宗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

突然,帐外传来喧哗声。

&0t;朕不是说任何人不得打扰吗?&0t;肃宗不悦地皱眉。

帐帘掀开,宦官李辅国满脸堆笑地走进来:&0t;陛下恕罪,有紧急军情。

&0t;

李辅国瞥了眼李泌,眼中闪过一丝嫉恨。

自从这个&0t;山人&0t;来了之后,皇帝对他这个心腹的倚重明显减

最新小说: 柯学世界中的忍者 早通关了,你才拉我进怪谈 遮天:我自仙古来 杀死那个史蒂夫! 末世枭雄,我边女神多亿点怎么了 公路求生:开局一轮椅 梦境穿越时 霍格沃茨的自然魔法 LOL:电竞圈第一魅魔 斗罗:我唐舞麟真的不是魅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