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旧唐书》记载:&0t;载揣知上意,渐与辅国异。
&0t;他利用自己兼任的京兆尹职务,秘密为代宗联络不满李辅国的朝臣和将领,形成了一个反李辅国的政治联盟。
同年十月,代宗在元载等人的策划下,终于采取行动。
他利用宦官内部的矛盾,派另一权宦程元振暗中布置,趁李辅国不备,派人将其刺杀于府第。
这一行动干净利落,没有引起任何政治动荡,显示出元载策划政变的高手腕。
李辅国死后,元载迅完成了政治转向。
他一方面积极协助代宗清除李辅国余党,巩固皇权;另一方面又巧妙地将自己塑造成反对宦官专权的正直大臣形象。
代宗论功行赏,加元载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之一。
五、铲除鱼朝恩与独揽相权
代宗初年,朝廷又出现了新的权宦——鱼朝恩。
此人因在平定安史之乱中立有战功,被任命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掌握神策军兵权。
鱼朝恩专横跋扈,甚至公然在朝堂上羞辱宰相,气焰比当年的李辅国更为嚣张。
元载意识到鱼朝恩的威胁,但他吸取了与李辅国交往的教训,不再依附权宦,而是选择与代宗站在一起。
大历四年(769年),元载秘密向代宗进言:&0t;朝恩专恣不轨,请除之。
&0t;代宗早有此意,但顾虑鱼朝恩掌握军权,一直不敢轻举妄动。
元载精心策划了铲除鱼朝恩的行动。
他先利用鱼朝恩与另一将领皇甫温的矛盾,拉拢皇甫温参与计划;然后建议代宗以升官为名,调鱼朝恩为天下观军容宣慰处置使,使其放松警惕。
大历五年(770年)三月初十寒食节,代宗在宫中设宴,元载事先布置好伏兵,趁鱼朝恩入宫时将其擒获,随即缢杀。
《新唐书》详细记载了这一事件:&0t;载乃与上定谋,及朝恩入殿,上责其异图,朝恩自辩悖傲,载叱左右擒之,即日缢杀之。
&0t;鱼朝恩死后,其党羽未敢反抗,一场可能引军事政变的危机被元载巧妙化解。
经此一役,元载的地位更加稳固。
代宗对他信任有加,将朝政大权完全交付。
大历六年(771年),元载正式被任命为相,独揽相权。
他先后排挤了另一位宰相王缙,又压制了有&0t;贤相&0t;之称的杨绾,成为代宗朝实际上的唯一执政者。
六、元载的执政风格与权力巅峰
担任宰相后,元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执政风格。
一方面,他继续表现出对代宗的绝对忠诚,任何重大决策都先请旨而后行;另一方面,他在官员任免、财政收支等具体事务上大权独揽,不容他人置喙。
元载特别重视财政管理。
他任用刘晏、韩滉等能臣整顿赋税,改革漕运,使安史之乱后濒临崩溃的国家财政逐渐恢复。
《旧唐书》评价:&0t;载为相,能备知天下利病,故赋敛虽重,而人不怨。
&0t;在他的治理下,大历年间的经济确实有所恢复,为后来的&0t;元和中兴&0t;奠定了一定基础。
在用人方面,元载一方面提拔了不少有真才实学的官员,如后来成为名相的杨炎;另一方面也大量任用亲信,收取贿赂,导致吏治逐渐败坏。
尤其到了执政后期,元载&0t;志气骄溢,自谓有文武才略,古今莫及&0t;,开始奢侈无度,广建豪宅,引起朝野非议。
元载还特别注意控制言路。
他安排亲信担任谏官,压制不同政见。
当名将郭子仪等人对他提出批评时,元载利用代宗的信任,将郭子仪调离中央,剥夺实权。
通过这些手段,元载维持了长达十余年的执政地位,成为玄宗朝李林甫之后又一位长期专权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