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依赖就像饮鸩止渴。
多巴胺的每次喷射,都在我们大脑里刻下更深的饥渴沟壑。
最可怕的是,作为内容创作者,我清楚知道每个&0t;上瘾点&0t;是如何被精心设计的。
在连续36小时《原神》马拉松后,我对着马桶呕吐时突然清醒:这些年来,我其实一直在用4k画质的娱乐,喂养480p质量的灵魂。
那天我删光了所有食娱乐app,开始记录真正的&0t;无聊时刻&0t;——等公交时没有手机的手足无措,独自吃饭时的坐立不安,这些被我们用药般回避的空白,才是生活的原貌。
笔记本上颤抖地写着:&0t;下午3:17,试图静坐5分钟,失败&0t;。
我开始了21天&0t;无聊疗法&0t;:每天1小时书法,前15分钟像被蚂蚁啃咬;阅读纸质书,禁止划线朋友圈;参加现实世界的读书会,看着别人眼睛说话会脸红。
第7天我对着镜头崩溃:&0t;我受够了!
这些破毛笔字!
&0t;但第18天生了魔法时刻:当我临完《兰亭序》最后一个字,那种久违的、绵长的满足感,像温热的粥流过胃袋。
当我开始分享这些&0t;无聊&0t;的治愈过程,意外现:原来有这么多人和我一样,在虚拟刺激的海洋里快要溺亡。
最新一期视频完播率72,平均观看时长8分43秒,在当今短视频界堪称奇迹。
这让我明白:对抗无聊最大的武器,是把被动消费转为主动创造。
哪怕只是认真做一顿饭,观察窗台上的植物,这种微小而真实的掌控感,就是解药。
下次当你感到无聊时,别急着打开那个彩色图标。
也许这个空白,正是生活准备给你的礼物。
无聊不是敌人,是尚未被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