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鞠一躬,表示不敢妄言,恐见底过于浅薄。
文相笑了笑,表示:“你的深邃在老夫眼中就不浅薄吗?老夫要听的就是你的所见所闻,知无不言、但说无妨。”
左箴言只得硬着头皮说到:
儒家思想中“尊王”的观念是其政治哲学的核心之一,主要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1. 维护社会秩序与稳定(“大一统”思想)
孔子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强调各安其位、各尽其责。
2. 君主作为道德教化的推行者(“德治”与“仁政”)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所谓“内圣外王”、“仁政”。所以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也强调过“仁者无敌”。
3. 顺应天命与自然秩序(“天命观”与“天人合一”)
大儒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强调君主若失德则会失去天命(如灾异示警)。
当然儒家的“尊王”并非无条件服从,君主必须遵循仁义、践行德政,否则可能失去合法性。如孟子提出“民贵君轻”“诛一夫纣”。
然而从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你方唱罢我登场,多少思想家众说纷纭、百家争鸣。其实都在变,也都没有变。变的是人物、制度、格局、潮流、灵巧,不变的是人性、价值观以及诸如此类的外在行为表现。
道家、法家、儒家、阴阳家、兵家、农家、墨家,诸子百家都好;然单独论一家也皆都不好。
所有的论述、观点都有两个缺陷,触摸不及“道”、匡扶不了人性。尧舜禹汤、秦皇汉武、圣君伟人,无一不是如此。世人云:成也风云,败也风云。实际上在我看来,成也是人,败也是人。
万事万物的节点就在于“道与人”二者。
文相听罢不禁鼓起掌来,连说三个好字!有思想,有见识,有觉悟!好好好!重华和你们比起来,相去甚远啊!
不过,你们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实际上有心之人若顺藤摸瓜,从这些货物开始追踪溯源,用不了多久就能发现你们的真伪。
左箴言还欲掩饰自己,却被文相伸手打断。
“从今往后,第一、你要缩减进货量、进货渠道;第二、改为专供弘农公、悬壶公以及我府上为主;第三、你如果能做到以上两点,我就给你办个专项采购处代办这样半公职的身份。依我看,有这三个渠道,你们想做何事都做得。如何?”
7月中旬,姬重华伯爵的公职身份是内务部高级督察,却以私人身份拜访了蓝田弘农公、昆吾悬壶公两位威名赫赫的大人物。弘农公、悬壶公对于这位文相之子也相当热情。姬公子身边并未有旁人尾随,只有一个配带专项采购处代办铭牌的年轻伯爵。
姬公子向两位公爵介绍后,谁知他们直呼如雷贯耳、百闻不如一见!弘农公、悬壶公一见基督山伯爵就熟络攀谈起来,竟然将姬重华都撇在了一旁。姬重华侧耳而听,才知他们谈的尽是些植株、种子、草药、原材料之类的。他们不问这些稀罕物来自何方,只问这些救人医病的天材地宝能否稳定供应。
看到基督山伯爵与两位国之巨擘侃侃而谈而不生怯,姬重华更是高看一眼这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龄人。
7月21日,太平山伯爵李夹东前来报告商侯:香料与调味品空缺很大,这个基督山伯爵往来奔走,却不再现身东市,对于接下来的合作也避而不谈。这几天对我穷追不舍的商贾越来越急切。
商侯从虎侯詹天佑处打听到7月底基督山伯爵又有一批新到的货物要从终南山通道运下来。
上峰的意思是可以将这批货先扣下来,让他自己来找我们谈。
李夹东喜出望外。
7月29日上午,李夹东带领东市执法队扣押了基督山伯爵的车队。
收到消息的左箴言也不意外,带着许世辉和江小鱼立刻前往虎侯驻防营地,因为李夹东强行让车队开进了军营。
到了军营,果然看见李夹东盛气凌人地指挥着下属在登记货物种类、数量等等。这批货物数量、种类虽然不及上次,但是质量和等级却要高出不少。连李夹东也直呼:价值不菲,价值不菲啊!
然而左箴言环顾四周,却不见虎侯詹天佑本人现身,也不见虎贲军的高级军官在场。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左箴言三人面无表情走过来,倒是李夹东远远冷哼一声,皮笑肉不笑地迎了上来,
“哎哟!这不是近来天宫崛起的最耀眼的明日之子——基督山伯爵嘛!”
“太平山伯爵说笑了,既然我来了,那就请伯爵放我的人走吧?”
李夹东故作姿态地问:“走?这里是红顶公的地盘,往哪儿走?我看威士顿?佐阁下还是先谈谈你我货物交割的事宜吧?”
左箴言保持镇定,心平气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