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天启大明 > 第183章 请杨涟吃荔枝?

第183章 请杨涟吃荔枝?(1 / 3)

第183章 请杨涟吃荔枝

洪承畴先从脑海记忆里把李瑾的履歷调出来李瑾是吏部左侍郎,位高权重,“志向高远”的洪承畴在奉詔进京述职时,早就想法子把他的履歷搞到手。

山西人平阳府襄陵人,离晋商老窝不远。

又想起內阁票擬,好像是首辅韩的字。

韩也是山西人。

这就有意思了!

难道是这一对老西演的双簧

干嘛要演这一出双簧

吏部左侍郎啊,下一步就是迁升尚书,入阁为辅。

硬生生吃了一份弹劾,降阶外放。

京官朝臣被外放出去,没有过硬的背景和天大的机缘,很难再回来了。李瑾这一出去,最好的结果可能只是去南京出任一个尚书,然后告老还乡。

南京尚书和京师尚书,天壤之別!

愿意承受如此大的损失外放出京,肯定是因为某件关乎生死的大事!

不涉及生死,怎么肯自毁大好前途!

山西能有什么生死大事

洪承畴做过延绥巡抚,知道边关那些醃事。榆林镇离山西、大同镇也近,多少也听得到一些那边的风声。

晋商违禁走私!

这种事不经查的,尤其是现在皇上手握兵权財权,势倾朝野。只要他下定决心查,大同山西军政官员根本挡不住查,也遮不住里面的醃事。

一旦查实,就是卖国通敌的滔天大罪!

在西市口被腰斩的前吏部尚书崔景荣等人就是例子。

晋商背后是晋党,晋党的首脑是韩,柱石有李瑾...他们暗地里的牵连,比崔景荣与山东辽西走私商贾要紧密得多。

这牵连起来,李瑾少说也是西市口腰斩,满门株连...韩就算是首辅,只要沾到卖国通敌的屎,依照皇上的脾性,也是照杀不误。

生死攸关!

关乎一家一族的生死!

只是降阶外放,能算得了什么!

洪承畴抬起头答:“皇上,臣不敢妄议,也不敢胡乱揣测。”

“我们君臣在这里深入分析,不算妄议和胡乱揣测。说。”

“遵旨。臣觉得李瑾出任大同巡抚,有杀人灭口,销毁罪证之嫌。”

朱由校继续问:“灭哪个口,销毁什么罪证”

“回稟皇上,臣出任延绥巡抚,巡视边镇时,在神木、府谷听说过一河之隔的山西边镇的某些传闻。”

洪承畴微微抬头看了一眼,看到朱由校神情如常,就继续说。

“从山西偏关到大同镇各关,再到宣府各关口,晋商的生意做得如火如茶,好生兴旺。

他们转运粮食、布、盐巴、茶叶、丝绸、铁器等物出关,贩卖至漠南蒙古各部,有的还被转卖去了辽左。”

“辽左,建奴”

“是的皇上,臣听闻这些晋商不仅与蒙古人有买卖,与建奴也有联繫。今年夏天,山西市面上突然出现一批人参和东珠,还有不少流转贩卖到河南、陕西。”

“粮食、盐巴和铁器,这些都是朝廷明令禁止的货品,这些普商不仅敢卖於蒙古人,还敢转卖於建奴,果真是胆大包天。

他们不怕满门抄斩吗”

“回稟皇上,他们怕!所以才想了法子,把李瑾降阶外放到大同,好抓住机会,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洪承畴把话说透后,朱由校又不出声,他的手指头在御案桌面上敲了二三十下,终於又开口了。

“大同、宣府,为京畿屏障,拱卫京师,十分重要。

可是这两地文恬武嬉,武备弛废。尤其是大批精兵强將被抽调去了关寧平辽,剩下的边军官兵,更加不堪用。

今年开春,开平会战,为了加强京师防务,以防万一,朕叫兵部抽调宣大兵马,入京畿协防。

兵部下文,抽调宣府、大同、山西各镇各关卫兵马。

山西镇振武卫和雁门所步军二千二百人,按照兵部部文,走紫荆关入易州,协防京畿。

谁想走到广昌,说那里的水又苦又涩,喝不惯,两千多人一鬨而散,自行回了山西镇,路上还顺带手地抄掠了广昌、灵丘等县,大包小包,像是发了財似的回到驻地。

大同镇平虏卫、威远卫抽调一千一百名骑兵,都走到了怀来卫,突然晚上不知哪几位军士唱起了大同小调,然后一千一百骑思乡心切,调头一溜烟地跑回了驻地。

这一千一百名骑兵,心里牵掛婆姨孩子和热炕头,路上无暇他顾,没有顺手抄掠...”

朱由校越说语气越冷,洪承畴听得心头髮寒。

“朕接报后,大为震惊,叫兵部彻查。

兵部行文大同巡抚、大同总兵、山西巡抚和山西总兵,传递了朕的彻查旨意。

从四月查到八月,足足查了四个月,两地四

最新小说: 失忆后,病娇们都说是我女友? 黄皮道主 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 被夺修为后成为天道代言人 你们拜神,我拜自己! 万妖圣尊 仙者袁铭小说 尘世里的初相遇 什么利维坦?我是东海龙王! 踏渊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