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望虽高,
但实力有限。
莽古尔泰也是嫡子,实力也不菲。但是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不是代善和黄台吉的对手。这次被派出来从征朝鲜,说明他在爭位中处於下风,算是出局了。
嫡四子黄台吉最有手段,此前一直被老奴器重,实力也最强。只是今年春天他率部来朝鲜抄掠,回师途中被老夫带著人马在山林中追著打,死伤最惨重的就是他的正白旗兵马。
建奴人口有限,八旗就那么点精锐,死伤三四千就是伤筋动骨。
没有实力支撑,黄台吉在爭位內斗中可能有些力不从心。
阿济格因为其母阿巴亥的缘故,颇受老奴的宠爱,先是领有正黄旗。
去年辽南大败,险些被王师俘虏,老奴为了抚慰他,还分了一半的镶黄旗给他,实力可谓是几位嫡子中最强的。
只是他年少无知,以前自恃宠而骄,暴虐跋扈,在建奴中口碑並不好。不过听说辽南大败后,
他骤然蜕变,礼贤下土,拯溺救危,很快不仅口碑反转,还结纳八旗大量人心。”
听得毛文龙娓娓道来,孙国楨赞同道:“毛帅说得没错,如此说来,老奴一死,他的诸子为了爭位,当有一番龙爭虎斗。
只是现在侧翼有我大明虎视耽,他们也不敢斗得过分,然后如我此前所言,推出年幼的多鐸为共主,代善四人分了八旗,各得其所..”
毛文龙点点头:“老夫也是如此想的。斗到最后,结局大致就是如此。不过他们爭斗之时,想文斗,那就由不得他们了。”
孙国楨心领神会地轻轻一笑是啊,皇上和锦衣卫在建奴內部埋了那么多细作內应,你们爭位不爭个死伤惨重,大家不就白忙活了吗
此事关乎绝密,毛文龙和孙国楨都不愿多提。
“毛帅,现在建奴杀入朝鲜,李棕君臣必定又会遣使来求援,我们怎么办”
“凉拌!
届时告示朝鲜君臣,大明王师正在准备粮草兵甲,即刻发兵援救。”
孙国楨一愣,即刻发兵援救,这可不是凉拌。
“毛帅,真发兵援救”
毛文龙呵呵一笑:“几万水陆马步大军,调集需要时间,即刻起码是一个月起步,又路途遥远,等建奴回师了,我们王师援军也该到了。”
孙国楨哈哈一笑,他也对援救朝鲜君臣军民没有任何兴趣。
这帮孙子,要好处时叫粑粑叫得清甜,要他们出力出人一起守御建奴,推三阻四,一百个心眼子。
出兵去救援他们,只怕人没救到,还要提防被他们给卖了。
这是有传统的,当年朝鲜之役,他们躲得远远,叫大明水陆大军顶在前面,浴血奋战。好容易督促他们派出几支兵马一起作战。
结果一点忙都帮不上,还被坑死。
把东倭赶跑,他们就跳出来,自己的兵马有多么厉害,乌龟船有多么先进,东倭完全是他们赶跑的,大明水陆大军只是来旅游一圈..
“毛帅,我们又在路上以游击战术伏击建奴兵马”
“没错,一回生两回熟。我们招募了上万朝鲜青壮,编练为东江守御营,训练了四五个月,也该出去见见血。
不过这一次建奴有了准备,收穫不会像上次那么大了。不过能咬一口是一口。”
“毛帅,要是李君臣被建奴逼迫,背弃大明,转而臣服建奴,那可如何是好”
毛文龙笑了,“那不正好给了我大明出师的绝佳理由吗
孙参军放心,李棕君臣就算被逼迫,也只会跟建奴虚与委蛇,不会真心投靠过去。
他们心里很清楚,当前形势,建奴只是个意外,大明才是真爹!
不过我想,再经歷一次建奴抄掠,朝鲜官廷上下,反对王师入驻北境的声音,肯定会少很多。”
“毛帅言之有理!”
韩栋一路日夜兼程,终於赶到了西安城,
进了城门,找人打听陕西提刑按察使司金事、分巡州县吏治监察御史杨涟官老爷的衙门在哪里“有这个衙门吗”
被问的路人很是惊讶。
“西安城里我听说过陕西布政司、按察司、巡按御史衙门,督粮道、督学道、督册道,没听说这个衙门啊。
新设的”
“去年十月份设的。监察御史是杨涟杨大洪,天下闻名的大名士,东林六君子之首”
“哈怂的六君子,没听说。”
旁边一位路人凑过来说,“杨涟,姓杨的官员
最近西安城確实新来了一位大名士官员,就姓杨,三天两头开文会,隔三差五出文集...”
韩栋连忙说:“对,就是这位杨涟大洪先生。”
“你说他是什么官”
“陕西提刑按察使司金事、分巡州县吏治监察御史。”
“个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