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章 殿试!(1 / 5)

金銮殿中,钟声已歇。

晨光透过宫檐琉璃,洒落在宽阔的丹墀上,投下长长斜影。

殿内人声已止,惟余旌旗猎猎轻响,与龙柱下两排盔带整齐的御前侍卫相对而立,如石刻般一动不动。

大殿空阔,显得格外沉寂。

新党一列,刚刚请辞离去,金銮右列,几成空阵。

左列尚存者,不足半数。

一众清流虽仍在位,却神色各异。

有踌躇不安者,有若有所思者,有仍旧望着殿门之外,似在等那被宣之人到来的身影。

而在高阶之上,天子端坐如初。

冕旒垂目,眼帘之下是一双古井无波的眼。

他已下旨启用新人。

吏部尚书,王擎重之位,将由“李安石”补任。

这消息掷地有声,殿中却像是扔进了一块沉石,只激起一圈暗波——无语的讶然与茫然。

因为这个名字,于朝堂上下,从未听闻。

一名从未出现在三甲吏选、未挂过都堂名册、也不见于士林往来之中的名字——竟然要接任“吏部尚书”?!

六部之首,天下官制之纲纪所系,向来只由最资历、最深谙朝章旧律之人执掌。

今日,却被一位无名之士取代?

这不是动一部之命。

这是动整个朝纲之本!

许居正拢袖垂目,心中虽已有预备,可那一刻依旧如临薄冰。

霍纲更是眉头微蹙,低声喃喃:“莫非……是陛下早年师友?”

魏瑞神情不显,但拇指与中指轻叩笏板,节奏微滞,心中亦是翻腾。

陛下当真如此托大?还是……另有所图?

忽而,殿外传来内侍高声通禀:

“李安石,宣入!”

众人精神微震,目光齐刷刷望向金銮大门。

那宫门极高,重漆如铁,此刻缓缓开启,曦光自后而入,照出一道人影。

那人身形中等,衣履整洁,一袭素青朝服,头戴进贤巾,步履平稳,从容而行。

他并不急迫,也不显张扬。

走至玉阶前,恭敬一揖,躬身俯首,朗声启禀:

“微臣李安石,奉旨赴朝。”

声音不高,却极清楚,稳中藏定。

一时间,整个朝堂静默。

众臣望着这位新上殿的“吏部尚书”,心中思绪各异。

他看上去年约四十,肤色微暗,双目平和,神情肃穆。

鼻梁略塌,颧骨不高,嘴唇略薄,一看便是那种典型的江南文人模样。

不俊不峻,亦无凌厉之气,更无宦官之威。

从外形看来,实在寻常不过。

甚至可说——太寻常了。

如此模样,若行于街巷,便是那随处可见、在坊间开馆授徒的落第秀才,也不会引人多看一眼。

他没有王擎重那般压迫气场,也无林志远那等沉稳大度,甚至连个高门望族出身的轮廓都没有。

在这雕梁画栋、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反倒显得……格格不入。

一位年迈御史,眯起眼望了他片刻,悄声低语:

“便是此人?”

“怎么看……都不像吏部尚书之才。”

他身旁之人轻声答道:“可能是陛下旧识?或曾在西都共事?”

“可此人名不见于旧卷,连太常所录的文榜都无其名……哪来的背景?”

“难不成,真是从野处请来的?”

一时之间,殿中低声议论不止。

“此人出自何方?”

“可有旧职?”

“吏部尚书,岂能如此轻授?”

“陛下莫不是因昨日之变,仓促应对?”

“这不是任人唯贤……这简直是任人唯空!”

议论虽不敢高声,但连绵不绝,如潮水暗涌。

连清流之中,也不免交头接耳。

“李安石……”霍纲轻声念了几遍,皱起眉头,“没印象。”

魏瑞面无表情:“未听闻。”

许居正也轻声道:“太静了。”

“一个新上殿之人,不惊、不惧、不露锋芒。”

“似有藏之意。”

“可若只是个寒门文士,为何……如此沉稳?”

他看着李安石那副温顺平和的样子,心中疑云更重。

这不是寻常文人登朝之态。

这是……早已准备好的步伐与姿态。

可又不像早有权柄在手之人。

越是不显,越叫人心惊。

另一列中,一位年轻监察御史忽道:“也可能是,陛下实在无人可用了。”

“才仓

最新小说: 我掌控大明十六帝,吓坏朱元璋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特工传奇之重明 明中祖:朱慈烺 汉末小人物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开局落草土匪窝 模拟想辅佐女帝被拒成为乱臣贼子 逆世谋妃 我去明末救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