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大明制,官员年假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直至次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后,共计二十多天。
虽不比前宋假期优渥,也足以让辛苦一年的京官们得以喘息。
往年,许多自认无关紧要的衙门,在月初便会进入“半歇”状态。
官员们心照不宣地寻由头告假,只为提早返乡省亲。
今年的腊月初一,气氛却截然不同。
承天门外,广场周遭,乃至更远的街道,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身着各色品级官服的官员们翘首以待。
更有无数消息灵通的士子、吏员、豪仆、商贾,也都伸长了脖子,朝宫门方向张望。
人人脸上都混杂着好奇。
这时,一位风尘仆仆的老者,在两名随从的陪伴下,穿行而过。
年纪约莫六旬,官袍虽旧却浆洗得干净挺括,面上满是久经沙场的刚毅与长途跋涉的疲惫。
他奉诏从地方赶来京师复官,却被盛况空前的景象弄得一怔。
老者诧异之下,顺手拉住一个拼命往外跑的小吏:
“今日并非大朝会,为何聚集如此多人?各部衙署为何无人办公?”
那小吏被人拉住,本不耐烦。
一看老者官威隐隐,立刻换了副面孔,咋舌道:
“这位大人,您是从外地刚回京吧?六日前,咱们陛下出关,得了真武大帝亲传仙法,如今已是陆地神仙一般的人物了!”
老者眉头十分明显地皱了一下。
旁边另一个吏员见他似有不信,忙凑过来佐证:
“千真万确!那日陛下腾云驾雾,悬在奉天门上空,小的家就在附近,亲眼所见!满朝文武都跪拜迎接呢!”
孙承宗面上依旧沉静,只淡淡道:
“哦。那尔等聚在此处,又所为何事?”
“哎呀,大人您想啊。”
先前那小吏兴奋地手舞足蹈:
“陛下得了仙法,却没有藏私,还从真武大帝那儿求来了仙药——叫什么种窍丸!”
“听说凡人吃了,就能脱胎换骨,具备修仙资格。”
“三天前,陛下在奉天门公开拍卖仙药,好多大人都买到了!”
“今天就是那些得大人入宫修炼的日子,陛下要亲自讲授无上道法呢!”
“我等无缘仙道,但远远看一眼仙家气象,沾点仙气也是极好的!”
孙承宗听完这匪夷所思的叙述,一颗心直往下沉。
他久在边关,深知建虏凶顽,国事蜩螗,正是需要天子励精图治、臣工同心用命之时。
谁知,皇帝竟在京城搞起神怪之事。
莫不是被建奴绕关吓破了胆,如前宋妄图靠天兵天将抵御外侮的赵官家一般,沉溺于虚无缥缈的方术之中了?
念及于此,孙承宗不由发出一声沉重的暗叹:
‘刀兵之祸,当以刀兵解之。’
求仙问道,连饮鸩止渴都算不上,何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