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中无一描述的,是前世修真界的概率。
而在绝灵之地,百万分之一只怕也说少了。
“瓶中所盛,名曰【种窍丸】。”
崇祯晃了晃手中玉瓶:
“凡人只需服下一粒,可在丹田之内,种下一枚后天灵窍。自此便能感应灵机,修炼功法。”
他目光扫过全场,看着一双双无比灼热的眼睛,缓缓道:
“此丹仅五十粒。仙缘名额,故而定为五十。”
五十粒种窍丸。
服下就能获得修仙资格!
整个奉天门广场上,所有人的呼吸都粗重了起来。
若非玉瓶握在皇帝手中,只怕早有人按捺不住,要冲上前抢夺了。
在这几乎一边倒的觊觎氛围中,也并非人人失态。
仍有少数人相对保持冷静。
其中一位,便是时年二十九岁的大名府知府——
卢象升。
他身姿挺拔,面容刚毅,身着文官袍服,眉宇间却有一股掩不住的英武之气。
不久前,黄台吉破关南下,京师震动,朝廷下诏天下兵马勤王。
卢象升非专职武将,仍感国难当头,当即在自己治所招募了万余乡勇,北上入卫京师。
他本以为,值此社稷危难之际,天子必当励精图治,亲自督师。
他这支民兵虽弱,亦能得见天颜,获些勉慰之语。
谁知,即便兵临城下,崇祯皇帝依旧如传闻中那般,深居永寿宫内,一心修道,不见外臣。
卢象升满腔热血,化作心灰意冷。
但出于士大夫的职责与本分,他依旧率领人马,在北京城外驻扎协防,恪尽职守至今。
本打算近日返回地方任上,眼不见为净。
岂料昨夜风云突变,“陛下习得仙法、欲传于臣民”的消息不胫而走,吏部更是严令在京官员务必出席今日大朝会。
卢象升只得闷闷前来。
方才崇祯帝驾云腾空,卢象升亲眼所见,对仙法之事已信了七八分。
可信归信,心中那股因皇帝此前不作为而积郁的愤懑,仍未完全消散。
‘仙法再神奇,若不能用于保境安民,于国何益?’
这时,旁边武将队列中,一位与他年岁相仿、身材魁梧的军汉,悄悄朝他使了个眼色:
“卢兄弟,你说咱哥俩能有戏不?”
此人乃京营参将周遇吉,因与卢象升协防京师相识,结下友谊。
崇祯二年的他,军中职位不算高,却是一员颇具潜力的悍将。
卢象升微微摇头:
“周兄何必痴心妄想?你我官职卑微,这等仙缘,岂能轮到我们?”
依他看,皇帝口中的五十个名额,不过当众走个过场。
最后肯定是按官职高低、品秩尊卑来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