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灭顶之灾(1 / 2)

他把那滩烂泥放进嘴里,那种绵软粘腻,毫无纤维感的口感,让他一阵反胃。

这已经不是罐头了,这是垃圾!

他无法想象,那些满怀期待,花钱买了“诚安达”罐头的北方消费者,在吃到这种东西时,会是何等的失望和愤怒!

若不及时解决,公司将面临灭顶之灾!

“必须解决!立刻!马上!”

陈诚的眼中,燃起了一股执拗的火焰。

接下来的几天,他把自己完全关在了工厂里,夜以继日地研究解决方案。

添加剂的方案,第一时间就被他否决了。那是饮鸩止渴。

问题的根源,在于运输!

只要能保证罐头在运输途中,不被冷冻,问题就迎刃而解!

他把目光,投向了厂里那几台负责长途运输的解放牌大卡车。

这个年代,根本没有恒温货车。

那就自己造!

他找来了厂里最好的几个钳工、电工,一头扎进了车间。

他在车厢的内壁,加装了厚厚的保温棉。为了让车厢内的温度均匀,他甚至异想天开,设计了一套简易的循环风道系统。用一个小功率的风扇,将车厢后部的空气,抽到前面,再通过管道,送到后面。

他亲自动手,画图纸,切割铁皮,钻孔,布线……

几天下来,他的手上,被工具磨出了好几个亮晶晶的水泡,钻心的疼。

郭晓莹看着他布满血丝的双眼,和那双缠着纱布的手,心疼得不行。

“你别这么拼了,身体要紧。”她端来一杯热水道。

“没事,快弄好了。”陈诚头也不抬,继续拧着一颗螺丝。

终于,第一台经过简易改装的“保温车”,完成了。

但效果如何,只有试过才知道。

陈诚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反对的决定。

“我得亲自跟车,跑一趟北方。”

“不行!这太危险了!”郭晓莹第一个反对,“现在外面天寒地冻的,你还要待在那个铁皮车厢里,会冻坏的!”

“是啊厂长,我们去就行了!”刘大壮也急了。

“你们不懂。”陈诚摇了摇头,“我必须亲身感受车厢里每一个角落的温度变化,记录下最真实的数据,才能知道我们的改装,到底有没有用,问题出在哪里。”

他的态度,不容置疑。

郭晓莹拗不过他,只能含着泪,给他准备了最厚的军大衣,灌满了热水的暖水瓶。

就这样,陈诚带着两个司机,押着一车罐头,顶着刺骨的寒风,踏上了北上的漫漫长路。

一趟,两趟,三趟……

他像一个苦行僧,把自己裹在军大衣里,蜷缩在冰冷颠簸的车厢角落。手里拿着一个温度计,每隔半个小时,就记录一次不同位置的温度数据。

简陋的循环风道,效果并不理想。车厢前后的温差,依然巨大。

他一次又一次地修改风道的设计,却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趟从沈阳回来的时候,车刚开进厂区,陈诚就再也支撑不住了。

他推开车门的瞬间,只觉得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整个人便直挺挺地,朝着冰冷的地面倒了下去。

“陈诚!”

“厂长!”

郭晓莹和刘大壮撕心裂肺的喊声,响彻了整个诚安实业的上空。

陈诚倒下的那一刻,郭晓莹感觉自己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她疯了一样地冲过去,抱住他滚烫的身体,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也止不住。

“快!送医院!快!”她用尽全身力气,对着周围吓傻了的工人们嘶吼着。

众人七手八脚地将陈诚抬回家里,厂里的医生第一时间就赶了过来。

诊断结果,是急性肺炎,加上过度劳累,引发的高烧昏迷。

烧得滚烫的陈诚,躺在床上,眉头紧锁,嘴里还在含糊不清地念叨着“温度”、“风道”之类的胡话。

郭晓莹守在床边,握着他缠着纱布的手,心如刀绞。

这个男人,总是这样。把所有的重担,都一个人扛在肩上。为了这个厂,为了这个家,他简直是在用命去拼。

她一边流着泪,一边用温热的毛巾,一遍又一遍地,为他擦拭着额头的汗水。

夜深了。

整个四合院,都陷入了沉寂。

郭晓莹看着床上丈夫那张因为发烧而异常潮红的脸,眼神里除了担忧和爱意,渐渐地,还多了一丝旁人看不懂的坚决。

她知道,她不能再让他这样下去了。

她站起身,走进了书房。

那里,堆着如山一般高的,从北方经销商那里汇总过来的退货单、损失报告,以及工厂为了这次危机,紧急投入的各项

最新小说: 官梯:我登权力之巅,掌生杀大权 暗欲深咬 漂流25年后,我成了摆渡人 ICU抢救时,他的喜帖发到我病床 错嫁绝嗣大佬,娇女她一夜多胎了 每天回家都看到爱豆在作死 从明星野外生存秀开始 快穿:冷冰冰的主神总向我撒娇 美食:便衣摆摊,逃犯催我快上班 斗朱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