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妍清觉得分币和铜板的价值差不多,可以将铜钱改为铜币,面额具体分为一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
一千文的一吊钱,则直接改为银币一两,再往上还可以分为五两、十两、五十两、一百两五种面额。
银子的市场流通,不如铜板广,主要集中在上层阶级,面额方面,妍清也没有像铜币那么具体。
黄金和银子的兑换比例为一比十,不像银子和铜板的兑换比例那么夸张,黄金多用来做饰和器具等,作为货币流通的比银子更少,妍清只暂定了一两、五两、十两和五十两四种面额。
铜板外圆内方,正面为汉字年号,反面为满文,人民币硬币则是汉字、拼音和阿拉伯数字三种,和花草图案。
妍清也不是专业的设计师,只能有样学样的照抄,正面上方为汉字面额,下方为小字年号,反面左侧为满文年号,右侧为面额,留出中间的图案位置,不同的面额,图案也不相同。
铜板的七个面额图案,从十二生肖中选取,去掉不能用的龙,选了牛、兔、马、羊、鸡、狗、猪,都是民间常见的牲畜。
银币的五个图案,用的是五岳山影,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中国古代,认为高山“峻极于天”
,对其加以崇拜,即称“岳。
五岳是远古山神崇拜、五行观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古往今来,皇帝在这里祭祀,僧人道士在这里修行念经,善男信女在这里烧香许愿,名人雅客也喜欢在这里赋诗作画,给五岳留下了丰富的人文遗迹。
东岳泰山雄,西岳华山险,中岳嵩山峻,北岳恒山幽,南岳衡山秀,文人墨客更是在登五岳后,出“五岳归来不看山”
的慨叹,将标志性的山峰放到钱币上,妍清觉得十分合适。
金币的图案比较简单,直接选用梅、兰、竹、菊四君子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