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过几个此举(1 / 2)

老糖坊的甜香

滇南的澜沧江畔,有个叫甘蔗坪的村寨。村子被成片的甘蔗林包围,翠绿的蔗叶在风中沙沙作响,空气里总飘着股清甜的气息。寨口的大榕树下,有间用土坯砌成的老糖坊,屋顶盖着茅草,墙角堆着榨干的蔗渣,石碾子上还沾着晶莹的糖霜,那是村里最诱人的味道来源。糖坊的主人姓岩,是位皮肤黝黑的傣族老汉,村里人都叫他岩老爹。岩老爹熬了一辈子红糖,手掌被蒸汽熏得发红,却能凭口感判断糖汁的浓度,一锅普通的蔗汁,经他手熬煮,能变成带着蜜香的块糖,咬一口,甜到心里头。

这年霜降,甘蔗刚砍下来,码在糖坊周围,像堆起的绿色小山。岩老爹正蹲在石碾旁,赶着水牛碾甘蔗。水牛戴着眼罩,围着石碾慢悠悠地转,蔗茎被碾成碎末,挤出的蔗汁顺着石碾的凹槽流进陶缸,浑浊的汁液带着股生猛的甜香。“这蔗得碾三遍,”岩老爹用木勺撇去蔗汁表面的泡沫,“一遍出汁少,三遍才能把甜味都榨出来,不能偷懒。”

“岩老爹,今儿能熬出‘碗碗糖’不?”一个梳着小辫的傣族姑娘跑过来,手里捧着个粗瓷碗,是寨里的玉罕,她要给生病的奶奶讨块新熬的红糖,说老红糖能补气血。“奶奶就爱吃您做的糖,说比城里买的白糖有味道。”

岩老爹直起腰,捶了捶后背:“能,刚碾的蔗汁,新鲜得很。”他往玉罕的碗里舀了勺刚挤出的蔗汁,“你先尝尝,这才是甘蔗最本真的甜。”

玉罕抿了一口,蔗汁又甜又涩,带着股青草味。“没有糖块甜呢。”

“还没熬呢,”岩老爹笑了,露出两排白牙,“就像生米煮成熟饭,得慢慢熬,甜味才能出来。这熬糖啊,就像过日子,急不得,得有耐心等。”

他把陶缸里的蔗汁倒进大铁锅,架在柴火上烧。土灶的火苗很旺,舔着锅底,蔗汁很快沸腾起来,蒸汽带着更浓郁的甜香弥漫开来,引得寨里的孩子都围在糖坊门口张望。岩老爹用长柄木勺不停地搅动,防止蔗汁粘锅糊掉,汗珠顺着他的脸颊往下淌,滴进锅里,和蔗汁融在一起。

“这叫‘撇沫’,”岩老爹指着木勺上的泡沫,“这些是蔗叶蔗皮的杂质,得撇干净,不然熬出的糖会发苦。做人也一样,得把心里的‘杂质’清干净,活得才敞亮。”

玉罕蹲在旁边看,只见蔗汁在沸腾中慢慢变稠,颜色从浑浊的绿变成琥珀色,最后成了深褐色,像融化的玛瑙。蒸汽里的甜香也变了,生涩的味道渐渐散去,透出股醇厚的蜜香,馋得人直咽口水。

“快好了,”岩老爹拿起竹筷,蘸了点糖汁,放进冷水里一浸,糖汁立刻凝成硬块。他放进嘴里嚼了嚼,点了点头,“浓度够了,起锅!”

他把铁锅从火上挪开,将浓稠的糖汁倒进铺着芭蕉叶的木模里。木模有圆的、方的,还有刻着吉祥花纹的,糖汁倒进模子,很快就凝固成块,表面泛着油亮的光泽。岩老爹拿起一块刚成型的红糖,递给玉罕:“给你奶奶拿去,用这糖煮鸡蛋,补得很。”

玉罕捧着温热的红糖,咬了一小口,绵密的糖块在嘴里化开,甜中带点焦香,还有股淡淡的蔗叶清香,果然比城里的白糖有层次。“太好吃了!”

从那以后,玉罕常来糖坊帮忙。她帮着给水牛喂草料,帮着把碾好的蔗渣堆起来当燃料,看着岩老爹熬糖。岩老爹不忙的时候,会教她辨甘蔗——要选节长、汁多的“果蔗”,熬出的糖才甜;还教她看糖汁的浓度,说“用筷子挑起糖汁,能拉出细丝,就说明熬到位了,太稀成不了块,太稠会糊”。

“你看这糖块上的白霜,”岩老爹拿起一块放凉的红糖,上面覆着层薄薄的糖霜,“这是‘糖蜜’,最有营养,别以为是坏了。好红糖就得带点糖蜜,甜而不腻。”

玉罕把这些都记在心里,还学着用竹篓过滤蔗汁——粗布缝的竹篓能滤掉蔗渣碎屑,让糖汁更纯净。有次她过滤时不小心把竹篓弄破了,蔗汁里混进了碎渣,急得快哭了。岩老爹却没怪她,只是说:“破了就补,下次小心点。做糖和做人一样,难免出错,改了就好。”

有天,城里来了个做农产品电商的年轻人,尝到岩老爹的红糖,眼睛一亮:“大叔,您这糖太正宗了!我想帮您卖到城里去,保证能卖好价钱。”

岩老爹有点犹豫:“城里人的口味,能喜欢这带着点焦味的糖?”

“喜欢!”年轻人拿出手机,翻出网上的订单,“现在城里人就认这种古法熬的红糖,说没有添加剂,健康。”

玉罕也劝他:“老爹,这样更多人就能吃到咱寨里的糖了。”

岩老爹点了点头:“行,但得说清楚,咱这糖是柴火熬的,样子可能不规整,味道却假不了。”

年轻人帮着糖坊设计了新包装,用竹篮装着红糖块,外面裹着印有甘蔗图案的油纸,既古朴又环保。玉罕跟着岩老爹学用手机看订单,还学会了在朋友圈发熬糖的视频——石碾碾蔗、柴火熬糖、糖汁入模,一幕幕画面配上傣家的葫芦丝音乐,引得很多人下单。

“没想到这老手艺,还能跟上新潮流。”岩老爹看着打包好的红糖,笑得合不拢嘴。

他的儿

最新小说: 万人嫌爆改规则怪谈救世主[无限] 异蝶碎雨剑 木叶:我,忍战樱,全靠技术! 在下恐圣人 仙子的秘密 每秒+1血,终成不死魔神 CS:坏了,真让他成Goat了 网游:什么法师!你爹我是火箭军 逃出大山之后 开局收9999个女帝为徒,你说我是渣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