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言情 > 反派怨我剧本差,被迫来摆摊救驾 > 第21章 以国师之名造福百姓

第21章 以国师之名造福百姓(2 / 2)

p;  她甚至亲自到场巡视,看着面黄肌瘦的百姓捧着热粥,眼中重新燃起希望的光,她心中那份属于现代灵魂的恻隐,才稍稍得到慰藉。

    “是国师大人!是国师大人给我们吃的!”孩童稚嫩的声音在人群中响起。

    “活菩萨啊……国师大人是活菩萨转世!”老妪含着热泪喃喃自语。

    消息如同春风,迅速吹遍了京畿之地。

    无数流民闻讯而来,“国师苏清言”仁德之名,开始以最直接的方式,深入民心。

    但光是施粥,只能解一时之急。

    苏清言深知,必须让流民有安身之所。

    她以“观察星象,需清净之地修筑观星台以利国运”为由,向皇帝请旨,划拨了京城外几处闲置的官地和荒废的营房。

    随后,国师府出面,组织青壮流民,以工代赈,清理废墟,搭建简易却坚固的棚屋,形成了井然有序的“安民坊”。

    每个家庭都能分到一处遮风避雨的容身之所,虽然简陋,却远比露宿街头、冻死饿死强上百倍。坊间道路被简单平整,甚至还挖掘了排水沟,以防瘟疫。

    “安民坊”建成后,苏清言并未停下。真正的安定,在于让百姓能够自食其力。

    她再次上奏:“陛下,京城内外多有荒地,闲置可惜。安民坊中多有壮劳力,无所事事易生事端。不若由朝廷提供种子、农具,组织他们开垦城外荒地,所获收成,部分上缴国库,部分归其自身所有。如此,既可增国家粮储,亦可安流民之心,使其渐成编户齐民,实乃一举多得。”

    同时,她还利用国师府的经费和影响力,招募流民中的工匠,组建了修缮队,承接一些官府的土木工程,如道路、沟渠的维护等;组织妇女进行纺纱、织布等手工艺制作,由国师府统一收购,补贴家用。

    “凡有劳动能力者,皆可通过劳作获取粮食、银钱,抚养家小。”这条规矩在安民坊中深入人心。

    懒惰乞食者日渐减少,辛勤劳作之风兴起。

    曾经的流民,脸上不再是麻木和绝望,而是有了对未来的期盼。

    苏清言的这一系列举措,效果立竿见影。

    京城周边的治安明显好转,流民骚乱几乎绝迹。越来越多的百姓真心感激这位“苏国师”,其声望如日中天,甚至在某些层面超过了深居宫中的皇帝。

    皇帝对此乐见其成。

    苏清言此举帮他解决了棘手的流民问题,稳定了京畿,还博得了仁德之名,且所有政策都以“利国运”、“安陛下子民”为出发点,让他挑不出错处,反而觉得这位国师确实一心为公,或者说,为他的江山。

    然而,暗流依旧涌动。

    摄政王党羽在暗中散播谣言,称苏清言“邀买人心,其心可疑”。

    朝堂上开始有了质疑、弹劾苏清言的奏折,认为国师干预民政,逾越本分。

最新小说: 军区大院来了个睡美人 刷好感度暴击奖励,谁说她们慢热 季杨 被逼自刎,嫡女重生撕婚书覆皇朝 最后一位死神 美食:便衣摆摊,逃犯催我快上班 有染 我想追着你梦游 道士下山1913 爱与权涅槃:冷艳女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