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亲封国师(1 / 2)

    在例行为皇帝讲解星象、安定“龙心”之后,苏清言并未立刻离去,而是面露凝重,沉吟良久,仿佛在感知着什么难以言喻的天机。

    皇帝察觉有异,问道:“苏修士为何神色如此凝重?莫非星象又有何示警?”

    苏清言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决心,以一种无比庄重甚至带着几分悲悯的语气开口:“陛下,贫道连日观气,见东南江淮之地,水汽氤氲,其势奔腾,隐有龙蛇起陆之象,星宿移位,主大水之患。若不早做防备,恐酿成泽国千里,生灵涂炭之惨剧。”

    皇帝闻言,眉头紧锁:“你可确定?规模几何?何时发生?”

    天灾关乎国运,由不得他不重视。

    苏清言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种属于“窥探天机者”的疲惫与谦卑:“陛下,天机混沌,贫道只能隐约感知其势浩大,非同寻常。具体时日、确切地点,天道渺茫,非人力所能尽窥。贫道……亦只是天道谦卑的仆人,偶得启示罢了。”

    她刻意强调了自己的“局限性”,将自己从“操控者”降格为“传达者”。

    她继续道:“然,上天有好生之德,既降下预警,便是给予我等一线生机。贫道恳请陛下,未雨绸缪,即刻下旨,命江淮各州县加固堤防,疏通河道,储备救灾物资,并提前规划高地,以备迁移沿岸低洼处百姓。如此,即便天灾不可避免,亦可将损失降至最低,保全陛下子民,彰显陛下仁德爱民之心!”

    她没有夸口自己能化解灾难,而是提出了最务实、最符合帝王心术的建议,防灾救灾,彰显仁政。

    皇帝凝视着苏清言,见她眼神清澈,语气恳切,毫无居功自傲之色,反而将最终的功绩归于“陛下仁德”,心中不禁信了七八分,那份忌惮也悄然松动了一丝。若她真能操控天意,何必多此一举?她此刻的行为,更像是一个尽职的、传递预警的忠臣。

    “兹事体大……”皇帝沉吟。大规模调动人力物力防灾,若预言不准,劳民伤财,必遭非议。

    就在这时,仿佛是为了印证苏清言的话,接连数日,南方快马送来的奏报开始提及“江淮地区阴雨连绵”、“河水上涨”等迹象。虽然还未成灾,但趋势已然明显。

    皇帝不再犹豫,终于采纳了苏清言的建议,以八百里加急发出圣旨,严令江淮各地按照国师所言,全力备灾。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局势的发展,完全沿着苏清言“预言”的轨迹行进。

    江淮地区暴雨倾盆,江河水位持续暴涨,屡屡突破警戒。但由于提前加固了堤坝,疏通了关键河段,储备了沙石木料,当历史性的洪峰来临时,大部分险要地段都堪堪守住,只有少数几处年久失修的支流堤坝溃决,造成的损失被控制在了最小范围。

    更重要的是,因为提前规划了迁移路线和安置点,沿岸大部分百姓得以提前撤离,避免了大量人员伤亡。滚滚洪流过后,虽然田地被淹,房屋倒塌,但人心未散,希望犹存。

    消息传回京城,满朝震动!

    这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星象,而是实打实的、拯救了万千黎民性命和无数财产的功绩!

    朝堂之上,赞誉之声不绝于耳。即便是之前对苏清言心存疑虑的大臣,此刻也不得不承认,这位苏修士,确有其神异之处,且心系苍生。

    皇帝看着龙案上来自江淮的报平安奏章,再看向殿下垂首恭立、宠辱不惊的苏清言,心中最后那点忌惮,终于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比复杂的情绪,庆幸、依赖,甚至是一丝隐隐的……敬畏,是对天意的敬畏,而非对她个人。

    他亲自走下龙椅,来到苏清言面前,感慨道:“国师真乃上天赐予朕,赐予大昱的祥瑞!若非国师提前预警,江淮之地,恐已成一片汪洋,朕……亦将成千古罪人!国师之功,堪比再造!”

    苏清言

最新小说: 穿成男女主分手后趁虚而入的女配 真千金提刀回府:先宰渣男后虐亲! 穿成肥妹去逃荒,变瘦就能兑换亿点物资 重生七零,闪婚老公竟是闺蜜她叔 被渣后,整个东宫跪求我当太子妃 谋反后,被恋爱脑王爷宠上天 超神黄金指 重生七零,掏空渣爹资产转身下乡 裴大人,表小姐她又跑了 我在娱乐圈整顿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