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妈虽然在邮局工作,可一个月也就32块钱,除了养活自己,也就能勉强养一个半大孩子。”
言外之意,吃喝用都是花的乔林业和乔济南的工资。
“……”
虞晚没想到刘萍这么直接,真是一点不藏着。
一般做父母的都不会在孩子面前承认不如对方。
明面上她是投靠母亲过日子,实际完全是靠继父和继兄。
“所以有时候做不到绝对公平,也做不到大家都有,总不能让挣工资的人还吃不饱饭,你说对吧?”
刘萍见女儿明显一愣,又笑着安抚。
“也别担心,你爸和你哥对你没意见,只是我这个当妈的要把事情给你说明白,不然闹出误会就不好了。”
虞晚露出善解人意的笑,柔声道:“妈,我都明白。”
也许是她装斯文文静过头,让刘萍觉得她是一个心思重的人,不然也不会这么刻意而直白的告诉她这些事。
平心而论,她要是乔父,肯定不会养一个拖油瓶。
至于像乔济南这种挣工资交给家里,工资还要花在没工作吃白饭的继妹身上,那真是菩萨心肠了。
因为虞晚就特别讨厌她爸妈再婚后生的小孩。
一看到就烦。
要让她拿工资养他们,根本就是白日做梦。
*
送虞晚到了小槐花胡同门楼下,刘萍就踩着自行车去邮局上班了。
不等虞晚跨进四合院,刘老太就挎着两个篮子从里面出来。
“小虞,你妈呢?”
“她送我到门楼下就去上班了。”
“哎哟,这可不凑巧。”
刘老太没时间耽搁:“走走走,小虞,快跟姥姥去石板桥南市场,听说那边有洋人录像,上面做了紧急调配,今儿有不限量的鸡鸭鱼肉。”
这消息还是昨晚听儿媳赵美华说的,刘老太翻了半宿的票据,准备要多买些荤菜,打算做些肉酱给大外孙马未东,还有小孙子刘景时邮寄过去。
一听又是抢菜,虞晚心里叫苦,嘴上却答应得很利索。
“好嘞,姥姥,我们走。”
她其实一点都不想去啊。
昨天的城东菜市场就够远了,石板桥南市场更是远得不得了。
出了胡同还走了一条街才有对线的公交站,穿城而过到城南,说是城南,虞晚感觉都出了京市了。
差不多是四环外。
知道消息的人不多,但架不住基数大。
虞晚和刘老太坐公交车来的,时间赶了个正好。
最后抢到两只鸡、两条老鸭、两条大鲢鱼、四斤大肥肉、两斤鸡蛋,还有各种干海货。
因为是活物,扑棱折腾得厉害。
虞晚没留意,鞋面还沾了鸡屎,倒是刘老太一路笑得合不拢嘴,直夸小虞有口福。
来家里三天,两天都能抢到好菜。
等公交车的时候,不少人上来问哪买的这些好东西,刘老太反正是遇一个说一个。
给人满为患的石板桥南市场添了不少阻力。
*
到了傍晚,刘萍下班过来接虞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