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方面,他的天赋点满!我们这边语言能力,只有明武宗朱厚照能与他相比,朱厚照也通晓汉语、蒙语、阿拉伯语、葡萄牙语等!”
“哈哈!朕也不差!各位爱卿,看到了没有!朕也不差,朕也出现在后世的课堂上了!”
大明,正德皇帝朱厚照看到自己也出现在这里,就忍不住激动炫耀的跳了起来,嘴角的笑意,是怎么也无法压住。
“陛下,我们不是应该更加关心,林啸老师透露的,第三个外族统治中原王朝的事情吗?在我们之前,除了北魏、元朝之外……莫不成,这个清,在我们大明之后,也入主中原了吗?”
对朱厚照的洋洋得意,内阁首辅李东阳皱眉,然后果断提醒了朱厚照另外一个重要信息。
“嗯……对啊!李东阳!这第三个外族统治中原的王朝!他这个康熙,还会蒙语!你们看,朕说得对吧!蒙古他们是我们的心腹大患,一不小心,竟然又入主中原了!”
“朕绝对不允许他们这些外族,再入驻中原!”
“出兵!出兵!朕绝对要出兵,趁着现在,一举灭了蒙古小王子他们,不然,等着他们再打回来吗?”
李东阳不提这个事情还好,一提出来,武德充沛的年轻朱厚照,当即磨刀霍霍,准备再现朱棣荣光。
众人一听,脸黑不已。
“陛下,出兵的事情以后再说,现在先听林啸老师的课!”
李东阳等赶紧转移话题,不想再来一个土木堡之变,谁知道朱厚照是不是英宗这货色啊,大明实在是再经不起任何折腾了。
“反正,朕是绝对要出兵永绝后患的!朕不管这个大清是什么时候入驻中原的!反正朕绝对不允许,他在我大明之后,入主中原!”
朱厚照盯着天幕,对此发誓。
自然,朱元璋、朱棣等皇帝听到第三个外族入主中原王朝的消息,也和朱厚照一样的担忧和反应,他们绝对不让大清在大明之后。
只是可惜,有些事情,注定事与愿违。
“第二,康熙的其他方面的成就,尤其是数学方面。他除了不会微积分等大学数学之外,高中生的数学,都难不倒他!他本人精通几何和代数,设计“康熙算法”用于土地丈量,主持编纂《数理精蕴》是中国首部系统数学著作。”
课堂上,林啸把康熙相关学术上的成就一一列出。
“第三,康熙还在天文学上有很深的造诣,通过实测推翻传统历法误差,主导完成《时宪历》,精度远超明代《大统历》。”
“第四,医学上推广金鸡纳霜治疗疟疾,建立皇家医学实验室,推动中西医结合研究(《疟疾防治考》,他本人更是参与解剖尸体等。”
“第五,在工程技术,全国测绘等方面,采用经纬度测绘法,误差仅0.5°,领先欧洲30年,在水利方面,运用几何学原理治理黄河,设计“分流减淤”方案,保障漕运40年畅通……”
“第六,宗教方面甚至他与莱布尼茨通讯讨论二进制与《易经》等等!甚至将朱熹的理学与牛顿的力学并置研究等等……”
“总之,康熙经历的是帝王教育的终极形态,是中国帝王唯一的皇帝科学家,也堪称古代君主学术的天花板!”
“他的见识,更是不低于同时期的欧洲君主!”
林啸一边讲解,一边展示PPT,学生们惊讶地发现,一页PPT根本列不完康熙在学术上的成就与贡献。
“什么……这康熙那么厉害?”
“他甚至都与莱布尼茨通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