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校园小说 >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 第100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100

第100章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100(1 / 2)

    勇力之约

    林基甸第一次见到约阿施,是在城郊的“橡树农场”。盛夏的阳光炙烤着麦田,她蹲在酒榨旁记录小麦的出油率,笔记本上的字迹被汗水洇得模糊,身后忽然传来带着麦香的声音:“这台酒榨的压榨力度没调好,每百斤小麦要多损耗两斤,你看压力表的指针已经偏了。”

    她回头,撞进一双盛着坚定光的眼。男人穿件浅灰色短袖,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串着的木质念珠,怀里抱着本翻旧的《士师记注释》,书脊内侧贴着张泛黄的经文卡片,写着“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我叫约阿施,”他指了指她手里的记录本,“你是农科院来做‘古法榨油’研究的?看你调设备的手法,像是第一次接触酒榨。”

    林基甸愣住。作为“传统农业技术传承”项目负责人,她最近总陷在实践困境里——改良的古法榨油技术推广受阻,农户抱怨“效率低、不赚钱”;在农场做实验时,一台酒榨突然故障,导致半天的成果付诸东流,连导师都劝她“放弃小众方向,回归现代技术研究”。她像个躲在酒榨旁的胆怯者,直到上周在教堂听到牧师讲《士师记》6章,那句“你靠着你这能力去从米甸人手里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吗?”像声号角,才让她来这处以“橡树”为名的农场,想在“传统与信仰”中找回前行的勇力,却没想过会遇到这样一个人。

    “我叫林基甸,”她攥紧手里的钢笔,指节泛白,“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基甸能从‘至微小’的人成为勇士,而我连推广一项技术都做不到?就像神说‘耶和华与你同在’,可我却总觉得自己没能力。”

    约阿施把《士师记注释》放在酒榨旁的石桌上,弯腰调整压力表:“基甸最初也觉得自己不行,他躲在酒榨旁打麦子,连面对米甸人的勇气都没有——可神看他,不是看他的能力,是看他的心。”他从背包里取出一张手绘的“基甸与米甸人作战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基甸的军队部署、米甸人的营地位置,甚至“火把与空瓶”的战术细节。“你看这战术,”他指着地图,“基甸只用三百人就打败了米甸大军,不是因为人多,是因为他顺服神的带领——神的勇力,从来不是让人靠自己,是让人靠祂的应许。”

    他的话像凉风拂过麦田,慢慢驱散了林基甸心里的焦虑。那天他们在农场待了一下午,夕阳把麦田染成金红色。她说起项目推广的无奈:为了说服农户尝试新技术,跑了十几个村庄,却只签下两家;为了修复故障的酒榨,熬了三个通宵查资料,却还是找不到关键问题。约阿施则讲起他的经历——五年前放弃城市的IT工作,回到祖父留下的农场,最初连分辨小麦品种都要靠老账本,靠“神必带领”的信念慢慢摸索;有次遭遇蝗灾,他和信徒们一起祷告,后来来了一群益鸟,竟奇迹般控制住了虫害。“你看那片橡树林,”他指着远处,“是我祖父种的,当年差点被台风刮倒,可它现在长得比任何树都粗壮——神的带领,往往在看似绝望的时刻显现。”

    “下周农场要办‘勇力见证会’,”约阿施收拾工具时忽然说,“会邀请不同行业的人分享‘从微小到勇敢’的故事,农场的橡树下会挂‘大能的勇士啊,耶和华与你同在!’的经文。你要是有空,来做分享嘉宾吧,或许能从他们的故事里,找到你要的勇力。”

    林基甸犹豫了两天。直到周五晚上,她在宿舍翻看基甸的故事,看到“基甸求神用羊毛显兆”的记载,忽然想起自己的项目——她总在担心“技术不行”“农户不接受”,却忘了像基甸那样,带着信心迈出第一步。于是周六清晨,她带着修改后的技术推广方案,走进了农场的见证会现场。

    见证会的气氛格外热烈,分享的人里有从摆地摊做起的创业者,有克服口吃成为讲师的青年,还有像林基甸这样在专业领域受挫的研究者。当一位曾因车祸失去左腿的农夫说“我以为再也种不了地,可靠着神的勇力,我现在能用假肢操作农机”时,林基甸忽然明白:“勇力”不是没有恐惧,是带着恐惧仍顺服;“大能”不是靠自己的能力,是靠神的差遣与带领。

    从那以后,林基甸成了农场的常客。她会在周末跟着约阿施操作酒榨,把改良技术与农户的实际需求结合;约阿施则会陪她走访村庄,用“基甸的故事”帮她鼓励农户。他们的相处像基甸与神的关系,在彼此的生命里成为“勇力的伙伴”,每一个瞬间都藏着神的预备。

    深秋的时候,

最新小说: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说好攻略恐怖片,神秘复苏什么鬼 快穿:美人总被强取豪夺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数字化 万相阈限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灵泉双璧:异世同辉 梦飞仙途 真千金她丢的不是马甲是人 重生巨兽哥斯拉,14亿人投喂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