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安息时的恋人
第一章草木间的初遇,如万物归位
苏禾第一次见到陆屿时,是在南山脚下的“栖野”自然保护区。彼时她刚从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背着装满植物标本夹的背包,蹲在一片蒲公英丛前,手里拿着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形态——这是她负责的“保护区草本植物普查”项目,却因为对山区地形不熟悉,误打误撞走进了一片禁止进入的核心区。
“前面是濒危植物保护带,不能再往前走了。”清冽的男声从身后传来,带着松针的清香。苏禾回头,看见一个穿着深绿色保护区制服的男人,肩上挎着巡山用的水壶,手里拿着一本记录册,“我是陆屿,这里的巡护员。你登记的普查区域在东边,怎么走到这儿来了?”
苏禾有些窘迫地站起身,指了指手里的地图:“地图标注有点模糊,我跟着蒲公英的分布走,不知不觉就偏了。”她看着男人制服上的徽章——一只展翅的红腹锦鸡,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你每天都要巡山吗?这里的动物和植物,你都认识吗?”
陆屿笑了笑,翻开手里的记录册,上面画着密密麻麻的植物和动物简笔画:“大部分都认识。比如你刚才看的蒲公英,种子能随风飘很远;那边的松树上,经常有红腹锦鸡筑巢。”他指着不远处的一片草地,语气认真,“《创世记》里说‘神将青草赐给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作食物’,这里的一草一木、一鸟一兽,都在按着神的安排生活,我们巡护员的职责,就是守护这份平衡。”
苏禾跟着他往核心区外走,听他讲巡山时的故事:“去年冬天雪下得大,我在雪地里发现一只冻僵的野兔,带回家养了半个月才放回来;还有一次,看到村民在保护区边缘砍树,劝了半天才停下来。”她也跟他讲自己的项目:“我想把这里的草本植物都记录下来,做成图鉴,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小草也是生态的一部分。”
夕阳把山林染成暖黄色时,他们终于走到了普查区的边界。陆屿从背包里拿出一小束晒干的蒲公英,递给苏禾:“这个送给你,晒干后可以泡茶。下次再迷路,就朝着有蒲公英的方向走,它们会带你到安全的地方。”
苏禾接过蒲公英,指尖触到他的手心,像被阳光烫了一下。她看着陆屿转身走进山林的背影,突然觉得——这片原本陌生的保护区,因为这个懂自然、信真理的男人,变得像家一样亲切。就像万物各归其位,她也在这一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栖息地”。
第二章山林里的相守,如万物和谐
从那天起,苏禾和陆屿的联系渐渐多了起来。她会在普查间隙,带着自己做的便当去找他;他会在巡山时,特意留意她需要记录的植物,用手机拍下来发给她。他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保护区的小路上——有时是苏禾蹲在地上记录植物,陆屿在一旁帮她赶走蚊虫;有时是陆屿观察动物的足迹,苏禾帮他整理记录册。
有一次,苏禾在普查时发现一片长势异常的青草——叶子上有奇怪的斑点,还散发着淡淡的异味。她立刻拍下照片发给陆屿,语气里满是焦急:“会不会是病虫害?要是扩散开来,会影响这里的野兔和鹿群吧?”
陆屿很快就赶了过来,他蹲下身,轻轻摘下一片叶子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手指捻了捻叶片上的斑点:“是真菌感染,幸好发现得早,还没扩散。”他从背包里拿出一瓶自制的草木酵素,“这是用松针和艾草做的,能抑制真菌生长。我们一起把受感染的草清理掉,再喷上酵素。”
那天下午,他们蹲在草地上忙碌了很久。苏禾负责清理病草,陆屿负责喷洒酵素,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他们沾满泥土的手上。“你看,这些健康的青草,是野兔的主要食物;野兔多了,狐狸和老鹰才有食物。”陆屿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就像《创世记》里说的,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少了哪一环都不行。”
苏禾看着他认真的侧脸,突然觉得心跳漏了一拍。她递给他一瓶水,轻声说:“以前在学校里学生态平衡,总觉得是课本上的理论,直到来到这里,和你一起守护这些草木和动物,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万物和谐’。”
陆屿接过水,眼神温柔:“我也是。以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