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夜晚的星空,安静而美好。他从背包里拿出一块星空巧克力,递给她:“这是我自己做的,上面的图案是猎户座,你尝尝。”
林知夏接过巧克力,咬了一口,甜丝丝的味道在口腔里散开。她看着巧克力上的星图,突然想起白天在研究所里看到的珊瑚:“白天的太阳给珊瑚提供能量,晚上的星星和月亮影响海水的流动,它们一起守护着珊瑚的生长。就像我们现在,一个研究海洋,一个维护天文设备,也在一起守护这片海域的生命。”
沈砚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握住了她的手。他的手心很暖,像夜晚的星光,温柔地包裹着她的手。林知夏没有挣脱,任由他握着,心里像有小鹿在乱撞。那天晚上,他们在海边待了一整夜,采集了十二组水样,记录了无数组温度数据,也在彼此心里,种下了一颗名为“喜欢”的种子。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海面上时,林知夏突然说:“沈砚,我们一起做一个项目吧——研究天文现象对海洋生态的影响,用星星的轨迹,守护珊瑚的生长。”
沈砚看着她眼里的光,用力点了点头:“好,我们一起做。就像太阳管昼,月亮管夜,我们也一起,守护这片海洋的昼夜。”
第三章生命的繁衍,如海水般不息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知夏和沈砚一起推进“天文-海洋生态关联”项目。他们在珊瑚礁区域布置了更多的监测设备,结合天文台的星象数据,分析月亮圆缺、潮汐变化对珊瑚生长的影响;林知夏负责培育适应不同水温的珊瑚幼苗,沈砚则负责优化数据模型,预测未来的海洋环境变化。
有一次,他们发现当月相为满月时,珊瑚的生长速度会比平时快15%,而且白化的概率也会降低。为了验证这个发现,他们连续观测了三个满月周期,收集了上千组数据,最终证实了月相变化对珊瑚生长的影响。“这太神奇了,”林知夏拿着分析报告,兴奋地对沈砚说,“以前我们只关注海水温度、酸碱度,没想到星星和月亮也会影响珊瑚的生长——就像《创世记》里说的,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物,这些生命的繁衍,原来早就和天上的光体息息相关。”
沈砚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每一个生命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和天空、海洋、土地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我们做的项目,就是要找到这些关联,守护它们的繁衍。”
随着项目的推进,林知夏培育的珊瑚幼苗也渐渐长大。她把适应能力最强的一批幼苗,移植到了受损最严重的珊瑚礁区域。移植那天,很多渔民也来帮忙,他们小心翼翼地把珊瑚幼苗固定在礁石上,脸上满是期待。“这些珊瑚要是能长起来,我们的海域就会越来越好,”一位老渔民握着林知夏的手,激动地说,“以后我们的孩子,也能看到这么美的珊瑚礁了。”
林知夏看着老渔民眼里的光,突然明白了“人类繁衍”的真正意义——不仅是生命的延续,更是对这片土地、这片海洋的守护与传承。就像天上的光体,日复一日地普照大地,滋养着万物;人类也应该一代又一代地守护自然,让生命的繁衍如海水般不息。
沈砚似乎看穿了她的心思,轻轻握住她的手:“我们不仅要守护现在的珊瑚礁,还要把这些知识传给更多人。以后,我们可以在天文台和研究所之间建一个科普基地,让孩子们了解天文和海洋的关联,让他们从小就懂得守护自然。”
林知夏用力点头。她知道,这不仅是他们的项目,更是他们对未来的约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生命的繁衍,让这片海洋的昼夜,永远有星光和珊瑚相伴。
第四章昼夜的轮回,如约定般长久
又过了两年,林知夏和沈砚的科普基地建成了。基地里有天文观测台,有海洋生物实验室,还有一个小小的珊瑚培育馆。每到周末,就会有很多孩子来这里参观,他们跟着林知夏学习培育珊瑚幼苗,跟着沈砚观测星星,眼里满是对自然的好奇与热爱。
“老师,为什么满月的时候珊瑚长得更快啊?”一个小男孩举着小手,好奇地问。
林知夏笑着解释:“因为满月的时候,潮汐变化最大,海水的流动会给珊瑚带来更多的